一封公开信,让曾经被“白衣骑士”拯救的饮料企业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汇源”)及股东成为关注焦点。8月9日,北京汇源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股东诸暨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诸暨文盛汇”)的提议,变相剥夺了该等债权人的选择权,同时指责其操控公司治理、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是,诸暨文盛汇承诺投资16亿元,但有8.5亿元已经逾期一年以上。


2022年6月27日,汇源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整通过”,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汇源方面当时表示,“这次重整与转折意义重大”。但如今来看,诸暨文盛汇的进入,或许并非是解开汇源经营问题的“良药”。曾经靠入股北京汇源而股价大涨的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中水务”)如今的收益大幅下降,控股也暂且搁置。对北京汇源而言,将矛盾摆到前台后,如何处理与诸暨文盛汇的关系,未来如何寻找新的“白衣骑士”,都将是课题。


控诉诸暨文盛汇


北京汇源发布的公开信称,诸暨文盛汇提议于8月11日召开北京汇源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鉴于该次股东会的部分提案可能直接影响各位转股债权人的利益,北京汇源特进行提示。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北京汇源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但北京汇源当前资本公积总额中半数以上存在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尚有大多数债权人暂未受领北京汇源股权,部分债权人仍可选择股权之外的不同清偿方式,由此将导致资本公积金额变化。若此时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即对暂未确定的资本公积进行了处置,等于逼迫相关债权人被动确认债转股行为,变相剥夺了该等债权人的选择权。


诸暨文盛汇是投资公司文盛资产参与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不做其他经营业务。2022年6月,文盛资产拟作为重整投资人投入16亿元,成为控股股东。天眼查显示,重整的北京汇源仅是汇源“大家族”的一个分支,但北京汇源持有核心商标。2022年7月起,北京汇源老股东已将老汇源相关的全部销售网络及业务渠道置入北京汇源。因此,北京汇源可以算作是汇源的核心资产。


拿到投资的北京汇源也将有一系列的“还债”计划,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北京汇源发布的公开信显示,截至目前,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其承诺的投资总额中尚有8.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且经北京汇源11次催缴仍未实缴。同时,其目前实际支付的投资款除由管理人支取少量用于清偿破产费用和小额债务外,其余6.47亿余元资金(含利息及履约金)虽存入北京汇源名下账户,但全部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分文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未对北京汇源的现有利润有过任何贡献。因此,诸暨文盛汇不应按60%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


北京汇源表示,目前,基于诸暨文盛汇未按约定完成投资义务的事实,北京汇源已对诸暨文盛汇及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该起诉已被法院受理。但在诸暨文盛汇大比例控制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并提名总经理的情形下,其将有机会操控公司撤回对其提起的诉讼,以达到掩盖其出资不实的事实,并逃避其对公司应承担的违约及赔偿责任的目的。


北京汇源还提示,作为北京汇源的股东或债权人,有权知情,并以股东身份(或督促管理您权益的持股平台)对诸暨文盛汇侵害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进行抵制,有权通过股东会认定诸暨文盛汇出资不实及对其股东权利进行相应限制,针对滥用股东权利或董事、监事权利危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或决议,股东或债权人有权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无效或予以撤销。


新京报记者拨打天眼查显示的诸暨文盛汇联系电话,但电话未被接通。同时新京报记者联系北京汇源相关人士,但对方并未给予回复。不过,文盛资产方面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按照当时的增资入股协议,文盛资产在出到7.4亿多元的资金后,实缴出资义务就完成了,后续投资义务还是有待继续支付的。但属于资本公积的部分,因未完成实缴出资登记,文盛资产遭遇融资困难。我们本来计划通过股权融资,把(剩余的)8.5亿元投资款支付掉。但因实缴没有完成工商登记,成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实际阻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诸暨文盛汇的操作肯定是不常见的。发公开信的目的是为了将事件公开化,并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对方表明态度:要么履行相关义务、要么加快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事件公开化虽然无法直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但却可以通过引入公众关注形成对对方的监督,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博弈空间。


曾经的“蜜月期”


2022年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21)京01破129号之四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北京汇源的重整计划。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资金,成为控股股东。从退市到重整,对于这家老牌果汁厂家来说,或许迎来了“新生”。


重整通过后,文盛资产曾发文称,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根据债权类型,债权人将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受偿: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全额清偿;有财产担保债权以留债方式全额清偿;100万元以下的小额普通债权以现金方式一次性清偿,超过100万元的普通债权以债转股方式全额清偿。未来,文盛资产将聚焦主业、优化布局,还将为汇源设计最佳的证券化方案,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实现A股上市,此举有望为可转债债权人和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据文盛资产透露,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总负债规模约80亿元。文盛资产投入的16亿元中部分资金用于支付汇源破产费用和偿还小额债权,90%以上资金用于汇源的生产经营升级和强化。有观点认为,债务依然是汇源最大的风险点,能否经营起色,顺利上市,也存在变数。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债务人不执行重整计划草案,特别是偿债方案的。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或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重整计划不能执行的。此时的利害关系人、债权人、职工、管理人等等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转破产清算程序。


根据北京汇源发布的信息显示,上述资金不仅没有到位,反而已到位的也没有投入日常经营中。


作为国民品牌,汇源果汁2007年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当年最大规模的IPO(公开发行上市)案例,估值达数十亿美元。“明星公司+不错的业绩”,让汇源在国内饮料界的话语权不断加重。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从2011年至2016年,汇源果汁的净利润连续6年出现负数。到2017年年中,汇源的负债总额已高达11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1.8%。2021年,汇源果汁从港交所黯然退市。


2022年汇源重整方案通过,对汇源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2022年7月5日,汇源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次重整方案获通过,资产引入将切实保障债权人及股东的利益,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更加坚定了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对汇源果汁未来发展的信心。


不过当时就有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称,文盛资产与国中水务的介入,对汇源未来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很有限。汇源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依然基本沿用了过去的人和打法,文盛资产放弃采取根本性的改革举措,想取得大发展是困难的,只有更换班底、彻底改革才是汇源唯一的出路。


沈萌也表示,文盛资产运作北京汇源重组,本身就有资本玩家借汇源谋求重组超额回报的意味,但这一运作模式,一旦某个环节的条件无法达成,就会引发参与各方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除了陆续开发新品,北京汇源也开始出现高管层面的变动。2023年3月30日,汇源在北京密云召开了重整后的首轮经销商大会,当时汇源果汁执行总裁咸晓芳透露,汇源下一阶段将重新加大对市场和渠道的投入,希望在3年后实现百亿元营收。2024年7月,汇源方面回应称,咸晓芳女士已被免去汇源果汁执行总裁职务,属公司正常人事变动。对于免职的更多原因,对方仅表示,“为公司正常人事变动。”2024年11月,在汇源果汁举办的2025年春节订货会上,原北京汇源副总朱琳已经升任汇源果汁新任执行总裁。


国中水务的“无奈”


北京汇源的重整,也让国中水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2022年5月,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与文盛资产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希望合作拟共同投资重组后的某某公司股份,由于当时项目处于保密状态,遂将公司名隐去。国中水务于2022年4月22日支付文盛投资履约保证金3亿元。


2022年6月,文盛资产参与汇源重整一事公布后,国中水务一时受到较大关注,市场传闻国中水务未来可能通过重组注入汇源果汁。受此消息影响,自2022年6月29日起,国中水务连续拉出3个涨停板。国中水务当时发布公告称,如果公司最终确定参与此项目,将根据协议,受让文盛投资设立的出资持股平台股权,用于投资持有重组后的汇源饮料的股份,公司不控制持股平台,不直接持有汇源饮料股份。


2022年12月,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拟受让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31.481%的股份。受让价格为8.5亿元,受让后,国中水务间接持有北京汇源18.89%股份。


不仅受让股份,国中水务还要成为控股股东。2024年7月22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国中水务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不低于23222.4万元注册资本,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注册资本不低于8.16亿元,占标的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诸暨文盛汇的控股股东及北京汇源的控股股东。不过当时汇源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国中水务筹划收购部分汇源果汁股权一事,近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此事当前只是该公司的一个意向,该事项最终能否实施及实施的具体进度均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在入股北京汇源之前,国中水务正面临业绩压力。财报显示,国中水务2021年营收为3.84亿元,同比增长1.42%;亏损9055.3万元,同比下滑396.46%;2022年,国中水务营收下滑至2.88亿元,亏损扩大至1.16亿元。2023年国中水务营收2.17亿元,净利润3003万元。其中,2023年扭亏为盈主因是该公司当年在北京汇源项目上获得8284万元的投资收益。


不过这一收益在2024年并未延续。根据国中水务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00万元至-1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亏损主要受投资收益减少影响:报告期内确认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收益为220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17万元。


同时,国中水务也放弃了对北京汇源的控股。今年4月23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计划成为北京汇源的间接控股股东一事发生变动,因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公司拟终止本次交易。


将矛盾摆上前台,汇源此做法或许是要与文盛资产“一拍两散”。然而,下一步如何解决债务问题,也是汇源将要面对的课题。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