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礼服制作的“老服装人”王峰来说,想要快速批量化生产一款复杂款式的礼服,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珠片断针、刺肤、拼缝、缩褶结合,是任何一家工厂都无法避免的难题,但想要实现质的突破,这是绕不过的一道难题。


二十年的时间,王峰一直在寻找量与质的平衡,工具改革是他最先做的尝试。以鱼骨工具为例,当市面上有的改良工具只支持鱼骨穿进拉筒,后续还需要手动将鱼骨固定在裁片上,本质上还是没有提升效率。因为平时喜欢动手钻研,他也尝试过改进,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其实,这并不是王峰自己的难题,而是中小商家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服装,这个传统制造业的模式也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发生着变化,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随之改变。


王峰解决不了的问题,SHEIN服装制造创新中心的团队很快解决了他的诉求。最初的版本因为工具灵活性不足,鱼骨容易卡壳,改进后的工具在增大灵活性的同时,还可以将两道工序合并完成,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以前一条流水线至少需要2人操作,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新手学会只需30分钟。


与其他跨境电商不同的是,拥有自主品牌的SHEIN一直深耕产业供应链,与供应商之间相互赋能,看到他们的问题,并快速解决共同成长。今年7月23-24日,SHEIN在广州举办了第二届匠心工具日,并在现场向供应商集中展示了60余项为解决生产痛点而研发的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


更加深入到上下游全链条的技术创新,已成为SHEIN常态化破解非标行业技术难题和传统制造发展瓶颈的新利“器”。促进传统制造的精益化、数智化、绿色化升级,是SHEIN的故事,是中国制造的故事,也是作为链主企业的新一代全球化品牌,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持续升级的商业故事。


工具日现场图


精益工具赋能差异化竞争,复杂工序提效80%


在广州等多地的优势产业带,有成千上万家服装企业,但并不是每家都有着稳定的外贸客源,中小工厂成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在产品竞争、客源、数字化转型以及招工等多个维度上,他们可以说是有一些迷茫的。


“在服装行业,大的工厂或许会有专门的工具设备研发部,但那些真正解决了行业痛点的技术和工具是不会外传的,我们中小工厂很难专门投入资金、设备、人员去解决这些问题。市面上能买到的工具大多是批量化做的,难以真正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女装供应商李灵娜坦言。


但成为SHEIN的供应商后,这些问题正在被解决。关注供应商的难点和痛点并解决,也成了SHEIN一直以来坚守的方向。


李灵娜记得,与SHEIN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设备工具部的结缘,是因为在生产中接到一批比较难处理的产品,因此与跟单一起拉了一个群,在后续对接的过程中,发现SHEIN很多工具都比较适合自己的工厂。此外,在与设备工具部对接的过程中,工厂还获得了很多创新的生产思路和技术工具。


“钻链作为成衣车缝的常见辅料,是点缀服装的重要部分,但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是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难题。这种复杂的款式,之前在我们工厂基本是做不了的,质量和时效都保证不了。”李灵娜解释称。为了解决该难题,SHEIN团队研发出了定制化人字车钻链压脚工具,可以实现3 条钻链的同时缝制。


用该定制化人字车钻链压脚工具与人字车搭配,如今李灵娜的工厂制作成本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之前手工缝制一条钻链需要5分钟,现在相同的时间可以缝制6条,不仅节省生产时间,而且质量也更能得到保障。


“以前我只能说这个款式我们工厂做不了,但现在我再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SHEIN专业的团队跟进,他们可以根据我的需求定制工具,还会通过教学视频指导我们如何安装使用,甚至会专门派技术人员到工厂实地考察,这样贴心的服务是我此前没有预料到的。”王峰说。


在SHEIN第二届匠心工具日活动现场,SHEIN向供应商集中展示了60余项为解决生产痛点而研发的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既有展示“珠绣拼缝压脚”“打边包捆四线套件”“四线打边车拼缝压脚”等针对不同材料研发的热门工具的“明星区”,也有陈列最新研发成果的“新品区”,更有针对特定工艺的鱼骨区、缩褶区、贴车区等专业展区,并通过“线下展示+线上直播”的双渠道模式展出,吸引近千名供应商负责人和员工参与。


最新数据显示,自2023年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SHEIN已累计开发170多项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完成交付近6000件,这些精益工具平均可提升相关工序效率达80%,助力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和订单量的显著增长。


工具日现场图


精准对接需求,数字化技术驱动柔性供应链模式创新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5062.3亿元,同比增长17.7%,连续12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总值大幅增长29.2%。在广州的优势传统产业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增长超24.8%,纺织原料出口额增长达37%。业内认为,跨境电商也是广州进出口强势表现的一大支撑因素。今年前4个月,广州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超50%,有力带动了全市本土服装纺织、箱包皮具、家用电器等传统产品走向国际。


生产工具的创新仅是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要想让工厂既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又能保持高效稳健运行,关键在于实现供应链模式的创新突破。从解决中小工厂一道道的难题开始,SHEIN通过柔性供应链改革的模式持续赋能供应商,从而带动服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一件件服装为起点,SHEIN带动了整体服装外贸的发展。


在与SHEIN合作之前,大部分中小工厂对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并没有认知,在他们日常的工作模式中,Excel、邮件等传统方式占据主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面对全球供应链变化以及市场消费模式的转变,他们有些束手无策。


依托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柔性供应链模式创新,SHEIN得以精准对接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以小批量首单、再根据销售情况返单的“按需时尚”模式,不仅将未销售库存水平降低至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更从源头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得以保障产品的高性价比、丰富度与时尚性,从而获得全球消费者的日益青睐,也使得SHEIN成为与Inditex、H&M等国际时尚集团媲美的零售商之一。


SHEIN自主品牌能够实现按需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高度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作为基础。


多年来,SHEIN持续深入赋能供应商进行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为了实现信息高效流转,SHEIN 通过技术工具赋能工厂进行全流程的信息化改造,从开发、生产、仓储、物流等各环节进行全链路的信息化升级,让整体的信息流转、匹配和协同变得更高效、更精准,从而带来了整体效率的提升。


自2023年上半年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深化供应商赋能工作以来,截至今年一季度,SHEIN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全面赋能供应商,从而助力产业的精益化、数智化、绿色化综合能力提升。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指出,SHEIN强大的柔性供应链体系正加速其竞争优势,为打造自主服装品牌,SHEIN以数字化手段大规模、创新性地落地实现了“ 小单快返”的数字化柔性供应链,这也是其产品力和品牌力不断提升的秘诀。“创新的柔性按需生产模式的背后,是包括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持续深入赋能供应商进行产业数字化变革、助力制造产业升级的积极努力和踊跃尝试。”王馨认为。


破解产业瓶颈,全链条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制造升级


此次匠心工具日的现场,多款能够显著提升效率与准确率的智能设备也备受供应商关注,这些创新设备支持一键信息同步至电脑或手机应用,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些创新成果正是SHEIN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应用”闭环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


“女装服饰图案有很多款式,比如星星以及英文字母等元素,想要满足大量标准化生产的服装,一般需要招非常熟练的工人,”李灵娜指出,“但找SHEIN定制的模板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实现快速且精准的车缝,这解决了我们长期面临的招工难题,多道工序合并,它们不仅提升了工厂的整体生产效率,还教会了我们如何通过工序优化和效率提升来控制成本。”


从3D制版赋能服装智造的新技能培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的工厂尾部标准化方案分享,到精益管理在供应链中的系统性实践讲解,此次匠心工具日现场同时举行的一系列主题沙龙,让供应商获得了除工具外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和人才技能培训相关的赋能。而着力于多环节全流程质量管控的SHEIN实验室更是通过问答互动与趣味实操等互动环节,让供应商深度了解物理化学性能检测的必要性与科学性,赋能供应商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意识。


以柔性供应链模式创新和生产环节精益工具和设备的持续研发为支点,SHEIN将技术创新延伸至全产业链:从再生原材料研发、数码印染技术突破,到工厂能效优化、环保包装升级,乃至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上下游的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


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数智技术全面赋能纺织工业发展。方案指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工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SHEIN正是这一趋势的坚定实施者和引领者。在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看来,SHEIN如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尚品牌或跨境电商企业了。“它通过‘数字化+工具’的模式推动上下游全链路效率提升和协同,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服装产业链的赋能链主。”胡麒牧公开表示,“从赋能的方式来看,其提供的丰富的智慧仓储、技术软件、智能制造、产品检验工具,让原本不具备智能制造能力的单一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让小单快返模式真正落地。从赋能范围来看,SHEIN的数智化尽可能贯穿全产业链,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客户、客户的客户……由此推动更大范围的产业协同,最终形成更有韧性的产业生态。”


文/张晗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