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议在充分肯定上半年的经济成绩的同时,也提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指出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政策基调方面,此次政治局会议认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下半年国内经济可能仍然会面临一些风险挑战,需要宏观政策继续加力提效。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分析,会议提出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既是基于当前形势,也着眼未来动态的形势,政策力度与形势发展是互动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尽管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偏强,但下半年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取向,其中财政政策基调依然是“更加积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
财政货币政策等均有积极表态,稳增长基调延续
为应对下半年潜在的风险挑战,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
王青指出,在“适时加力”方面,预计下半年视实际情况需要,宏观政策有可能在稳增长方向出台新的重大增量措施,包括实施更有力度的降息,财政政策“三箭齐发”——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指出,增量政策工具箱中,准财政工具已提上日程。4月份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是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而创设的特殊融资工具,具有“准财政”的属性。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将延续2022年的政策框架,总体额度约5000亿元,可撬动1.5万亿-2.5万亿元基建投资规模。
罗志恒认为,上半年消费、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出口等背后都有财政靠前发力的影子,政策效果显著,下半年有必要继续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剩余额度的发行和使用,更好发挥扩投资、促消费的作用。“适时加力”的时机和力度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关税战对出口的影响程度、房地产止跌情况,可以储备的政策工具依然较多。
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成为下半年重点工作
除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外,会议还部署和强调了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包括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会议强调。
招商银行研究团队指出,托育、养老等“一老一小”相关消费将成为新增长点。近期中央财政启动生育补贴,部分省份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预计年内生育补贴涉及2000万家庭,资金量在1200亿-1500亿元。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并着重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在7月初进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就已经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做出论述,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无序竞争的重视与7月初相关会议透露出的政策精神一脉相承。
下半年我国出口仍面临不小挑战。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以及“优化出口退税政策”,这表明政策层面已充分关注外需压力,稳外贸将成为下半年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发力点。
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聚焦于城市更新,要求“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延续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在着力保民生方面,会议指出,要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