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和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辅助工具跃升为新型“生产力系统”。2025年上半年,面对快速演进的技术周期,中国企业家的判断力与行动力,正在成为微观经济韧性的真实写照。
7月10日、11日、15日,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今年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7月1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未来大会”上,《中国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揭晓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十大趋势。
2025年6月,新京报贝壳财经发起《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查》,覆盖制造、科技、金融、互联网等18个行业,收集128位企业负责人的有效样本,企业类型涵盖中小企业、大型集团、初创公司与头部平台,其中42.97%为成立十年以上的成熟企业,17.19%为大型企业,35.16%为微型企业。这一多样化样本使报告具备较强的广谱参考价值和现实温度。
《报告》显示,AI在企业端的应用正从“可选项”向“系统性变量”演进,不仅推动效率提升、结构重塑,还引发组织变革与治理机制的新一轮探索。
1. 2025年中国企业AI应用十大趋势
《报告》发现,企业AI应用正处于“落地深化-能力建设-战略牵引”阶段性跃迁的十大趋势:
趋势1. AI进入实用主义阶段,近九成企业已落地应用
AI不再是愿景,而成为推动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客户运营等业务环节的“经营引擎”。数据显示,仅10.16%的企业暂无AI使用计划,意味着89.84%的企业已不同程度地应用AI在企业经营环节中。
趋势2. 应用场景集中于“决策+研发+服务”,流程与人力场景正加速跟进
AI在“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57.03%)、“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49.22%)和“客户服务”(46.09%)三大领域广泛部署,同时向“生产流程”和“人力资源”等内部系统渗透。
趋势3. 企业接入AI服务四阶跃迁,主要部署内容生成、客户洞察和内部自动化方向
41.41%的企业首选公有API接入,34.38%配置定制化模型,30.47%使用嵌入式工具,展现出“API→工具→定制→开源”的阶梯式部署策略。内容生成、客户洞察和内部自动化为主要部署方向,其中,58.59%的企业计划用于“产品/内容生成”,45.31%用于“客户洞察”,32.03%则关注“内部自动化”,展现出“营销拉动-效率转化”的技术部署路径。
趋势4. AI能力建设提速,三分之二企业已设或规划设岗
65.63%的企业已设立或计划设立AI相关岗位,其中融合进数据/IT部门的方式最主流(25.78%),反映出AI从“项目型”迈入“组织型”建设阶段。与此同时企业还在加速建设AI员工培训体系,28.91%企业已试点培训,14.06%建有常态机制,显示出企业正推进“人机协同”的能力共建路线。
趋势5. 近七成企业将AI纳入中短期战略,长期认知逐步成型
42.97%的企业已将AI纳入三年及以上战略规划,另有22.66%处于短期试验阶段,显示企业正从“试水”迈向“系统规划”。
趋势6. AI治理制度建设起步,近六成企业表达行动意愿
虽然仅11.72%已建立AI治理制度,但另有51.57%的企业已有局部规定或治理计划,显示“边用边治”趋势正在形成。
趋势7. 人才短缺与战略缺失成主要障碍,企业关注点转向长期能力建设
47.66%的企业反映缺乏复合型人才,43.75%缺AI专业知识,33.59%未制定AI战略,凸显“从部署走向建设”的现实挑战。
趋势8. 企业普遍认可AI的现实价值,68.75%明确期待“降本增效”
企业认为AI能带来运营效率、客户体验、流程协同和品牌创新等多重效益,尤其在流程密集型场景中已形成实用认知。
趋势9. 超七成企业认为AI将在三年内优化或重塑行业格局
78.13%的企业对AI带来“优化”“改变”或“重塑”行业格局持正面预期,AI已成为企业战略评估中的现实变量。
趋势10. 企业政策期待集中于“人才-转型-合规”三大支持
62.5%呼吁AI普及型人才培训、60.16%希望获得中小企业转型补贴、51.56%关注数据合规,标志企业已进入AI实际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2.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AI进入“实用主义”阶段
从调研样本来看,本次调研覆盖全国128家企业,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文化娱乐、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42.97%为成立十年以上的成熟企业,17.19%为大型企业,35.16%为微型企业。这一多样化样本结构使得信心指数更具代表性。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将大模型应用于制造业、市场流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暂无使用人工智能企业仅10.16%,这意味着近九成企业已将AI嵌入其经营的至少一个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成为AI最核心的应用场景,说明多数企业将AI视为辅助决策和推动数据驱动运营的“新大脑”。其次是“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与“客户服务与运营”,分别占比49.22%和46.09%,显示企业正将AI作为推动核心能力升级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市场,大模型正快速融入企业级应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观察AI部署路径可以发现,从“客服自动化”到“供应链优化”,企业正逐步完成从外围流程向核心业务环节的过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这一趋势反映在以下两个关键节点,首先是流程深度拓展,28.91%的企业将AI应用于“生产管理与流程优化”,24.22%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环节引入AI。说明企业正在探索通过AI提升制造效率与供应链弹性,尤其是在成本控制与不确定性管理成为主命题的当下。其次是人力资源场景的崛起,尽管当前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使用比例仅为15.63%,但已有企业尝试通过AI优化招聘画像、员工绩效评估和人才画像构建。
3. 企业AI服务三大主流形态:公有API、嵌入式工具、定制模型
企业部署人工智能的方式正在趋于多样化,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企业当前倾向使用的AI服务类型呈现出“API为先,定制为稳,嵌入为辅,开源为远”的格局。
41.41%的企业倾向通过调用OpenAI、百度文心等公有API进行AI服务接入,这种模式具有部署门槛低、适配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尤其受到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团队的欢迎。API形式便于快速集成至CRM、财务报表、市场分析等轻量级场景,且灵活支持按需计费。
34.38%的企业选择构建或采购定制化模型,显示出AI应用从通用性工具向专属型能力升级。这类模型多部署在私有云、本地服务器或混合云架构上,更符合金融、能源、政务、制造等对数据安全和垂直能力要求高的行业。
30.47%的企业偏好使用办公或管理系统中自带的智能功能,如飞书智能助手、PPT AI、金山文档AI助手等。这类模式无需额外开发,具备“低成本、零部署、即时可用”的优势,在大中型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流程简化中发挥显著作用。
这也反映出“影子AI”(Shadow AI)正逐步成为现实:员工在日常办公中“无感使用AI”,AI开始像水电一样成为企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仅有18.75%的受访企业部署如LLaMA等开源模型,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比例虽小,但代表未来自主可控AI生态发展的关键方向。开源模型部署技术门槛高,需有一定算法与IT能力支撑,因此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平台公司、科研机构和头部制造企业。
28.13%的企业尚未明确选择路线,说明市场仍在“跃迁中”。将近三成企业处于“尚未决定”阶段,表明AI部署尚未成为所有企业的即刻刚需,特别是资源受限的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对成本、效果、数据隐私仍存在疑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AI服务接入路径上正呈现“API起步-工具协同-定制深入-开源蓄能”的四级发展轨迹。未来,大模型将不再是单一工具,而是嵌入业务流程中的“能力模块”与“知识中枢”。
4. AI企业落地趋势:生成类领跑,客户管理应用居后
调查显示,产品与内容生成为企业部署AI首要方向。未来一年内,超五成企业计划将AI应用于产品与内容生成,显示出“生成式AI”已成为企业AI布局的核心方向之一。说明企业在面对AI部署时,最倾向于在产品创意、内容生成等任务中优先落地。这类任务往往内容密集、周期短、产出快,对技术反馈的实时性与稳定性要求高,成为多数企业测试AI价值的重要入口。
客户获取与销售洞察成为AI第二大应用目标,45.31%的企业计划在“销售和客户洞察”方向应用AI,反映出企业对AI辅助商业增长的预期较高。与“内容生成”相比,销售和客户类任务更贴近转化指标,说明企业正尝试在营销链条中引入AI以提升获客效率与洞察精度。
内部流程自动化位列第三,超过三成企业计划实施。数据表明,32.03%的企业计划使用AI实现“企业内部自动化”。这类自动化多涉及重复性高、结构清晰的流程任务,包括文书生成、流程流转、行政或财务处理等。虽然比例略低于客户类应用,但作为组织效率提升的一部分,内部自动化已具备一定部署基础。
跨语言与合规场景应用具备一定关注度,在其他细分方向上:26.56%的企业考虑将AI用于“跨语种市场营销”,可能与部分企业存在海外市场或多语言需求相关。25.78%的企业计划使用AI提升“安全合规和风控”能力,显示出企业开始关注AI在保障制度性环节中的作用。
这两类应用虽未成为主流部署方向,但其比例接近,说明在技术条件允许或数据条件具备的背景下,这两类任务具备可观的后续增长空间。
仍有17.19%的企业在未来一年暂无AI应用方向,这部分企业可能面临资源限制、技术门槛、认知障碍或尚未明确的应用场景需求。也反映出AI普及仍存在阶段性分化,部分企业尚处于观望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发现,这反映出企业在面对新技术落地时,往往倾向从“营销和产出”入手,逐步向“流程和治理”拓展,并在“是否采用”这一问题上依然存在显著分层。
出品:新京报贝壳财经
出品人:苏曼丽
统筹:任娇
记者:丁爽 董怡楠
编辑:陈莉
设计:许骁 任婉晴
校对:付春愔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