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4日晚,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决定将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以及边际贷款利率维持现有水平不变,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为2%、2.15%、2.4%。欧洲央行在通过八次下调,将政策利率降低200个基点后,降息周期或已接近终点。


欧洲央行此举符合金融市场此前普遍预期,欧洲央行通过暂停降息,既避免过度刺激可能引发的通胀反弹,又为应对贸易冲击保留了政策空间。当日货币会议释放出欧洲央行更为谨慎的信号,显示欧洲央行政策层目前更倾向于等待局势明朗后再行决策。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年内仍可能再次尝试降息,但具体时机将高度依赖数据表现。


当前利率水平为政策观望提供空间


欧洲央行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表示,目前通胀率已实现2%的中期目标。当前物价压力持续缓解,欧洲央行仍致力确保通胀率在中期内稳定在2%的目标水平。


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欧元区通胀率已降至2%,能源价格下跌成为关键因素,核心通胀为2.3%。这表明,欧洲央行的政策目标阶段性得以实现。


此外,欧元区工资增速放缓,欧元区经济在全球复杂环境下表现出一定韧性,表明前期政策调整已部分传导至实体经济,一定程度反映出此前的降息效果。


不过,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短期通胀压力暂时缓解,但欧元区仍面临中长期通胀上行风险。其一是能源转型推高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而全球化逆转、供应链区域化也可能导致欧元区进口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二是德国等国家增加国防与基础设施支出的财政扩张,可能在中期推高需求,从而推升通胀,人口老龄化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紧张,形成工资上涨压力。其三是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若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短期内可能抑制需求并压低通胀,但中长期通过生产成本传导,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回升。


欧洲央行表示,当前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贸易摩擦升级及汇率波动将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更高的关税和更强的欧元预计将使企业投资更加困难,这一表态呼应了市场对近期美欧贸易谈判前景的担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4日,欧盟成员国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决定。欧盟将此前针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反制关税清单与另一份价值约72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额外反制关税清单合并为一个统一方案,报复清单总额达930亿欧元。


欧洲央行9月是否将再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市场此前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将最后一次降息推迟至12月,甚至可能在9月后彻底结束降息周期。当日欧洲央行货币会议的最大看点在于声明中的轻微变动是否预示着9月将再次降息。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更可能选择在9月会议上重新评估形势,届时更完整的数据与关税动向将为政策提供基础。拉加德也在发布会上重申,“未来不会预设利率路径,将逐次会议作出判断”。


白雪认为,若后续美欧贸易谈判破裂导致关税上调,欧元区通胀或面临反弹风险,同时欧元区经济也将受到一定冲击,因此,欧洲央行可能在9月会议上实施最后一次降息。


尽管欧洲央行并不以汇率为目标,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若欧元继续维持强势,欧洲央行可能在9月重新考虑降息选项。


2025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持续走强,部分受益于美元的结构性疲弱。欧元升值短期内确实提升了欧元区的进口购买力,对缓解输入型通胀形成积极作用。但其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将被削弱,不利于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强势汇率将使通胀进一步走低,在商品价格普遍疲软和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可能引发通缩预期上升。


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欧洲央行没有设定汇率目标,但会对其进行监控,因为汇率对通胀预测至关重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