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近年来,中国在ESG的政策体系、企业和地方实践领域持续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7月15日,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消费大会在上海召开。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辉在分论坛“ESG的全球实践与中国答案”中表示。

 

他指出,国务院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各部门加速制订ESG相关政策,推动ESG在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绿色治理水平、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不过,丁辉也指出,目前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全球环境治理不确定性越来越多,部分国家在气候和环境治理政策上“开倒车”;另一方面,从ESG的实践应用来看,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部分企业急于“漂绿”或“洗白”,在ESG报告上“报喜不报忧”。还有一些企业热衷于形式主义,说得热闹但做得少,借用ESG进行过度营销,而不是真正将其作为推进自身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丁辉强调,ESG发展在国内外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持续坚定地推进ESG相关工作,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为可持续发展增加更多的确定性,向全球提供更多的ESG中国实践和最佳经验。

 

谈及如何推动中国的ESG体系建设和实践应用工作时,丁辉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坚持系统谋划。要持续加强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谋划ESG重点行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评级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建设。

 

二是坚持国际视野。要持续深化ESG的多双边对话与交流合作,统筹推进ESG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转型等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协同增效,针对碳关税(CBAM)、国际ESG评级等热点话题出谋划策,助力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三是坚持创新思维。锚定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积极运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ESG良性发展,推动ESG中国实践更上新台阶。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