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在此次发布会上,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当前中小银行债券市场投资政策等市场关切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表示,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考虑,选择适当增持债券,增加安全资产配置,平滑经营利润波动,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但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回应: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数据显示,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大,对全球金融市场都产生了一定溢出效应。美元指数由年初的109上方跌至了目前的97附近,跌幅达到1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到4.8%上方,创了2023年12月以来的高点,最近有所回落,目前运行在4.4%左右。


相比较而言,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4月初有所波动,随后很快企稳。特别是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


邹澜表示,近期,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物价水平仍然高于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关税政策又进一步增加了美国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和路径。


“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邹澜指出,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内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开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国经济将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同时,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保持吸引力,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此外,我国外汇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邹澜强调,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小银行激进买债?

回应:债券投资需要保持合理的“度”


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采取比较激进的债券市场投资政策。对此,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表示,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考虑,选择适当增持债券,增加安全资产配置,平滑经营利润波动,应该说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同时银行自发买卖债券,对市场也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当债券利率相对于贷款利率比较高,而且价格比较低的时候,银行会买入债券,有助于稳定市场。反之,当债券利率较低、债券价格较高时,银行卖出部分债券能够实现它自己的利润,也能够保持银行自身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债券投资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贷款、债券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0%和25%,保持相对稳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占全部政府债券比重为70%,持有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全部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约为20%,应该说银行的参与对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今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运行较为平稳,预期总体稳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有效发挥了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作用。2025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38.6%,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实体企业的融资。


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13.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7.3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6万亿元。债券融资继续向重点领域倾斜,我们的民营企业债券上半年发行3500多亿元,绿色、科技等相关债券发行超过1万亿元。2025年6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不过,曹媛媛还指出,中小银行的债券投资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对于个别债券投资较为激进的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债券面临的利率和信用风险。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将监测到的高风险机构的信息共享给机构监管部门,关注资本充足率以及市场风险,同时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市场建设,不断丰富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