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新制药”)宣布,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项目”进行延期调整,原定于2025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项目,现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此前,该项目已于2024年3月26日延期过一次。


除了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难产”,2024年12月,南新制药宣布创新药研发项目下含的“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项目”终止,“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进展不顺利的南新制药,面临的麻烦不止于此。面对竞争激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市场,其核心产品帕拉米韦降价销售仍难挽业绩颓势,自上市至今,除了首年实现盈利,其余年份,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营收较上市之时更是大幅缩水。


项目两度延期


南新制药于2020年3月26日于上交所上市,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35亿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创新药研发、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项目”拟新建8个办事处,并对22个现有办事处进行升级。项目总投资额为1.2亿元。彼时,南新制药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营销网络体系、增强营销渠道管理能力、扩大营销网络覆盖范围。据南新制药招股书,该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


2024年3月26日,南新制药宣布,对募投项目“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调整至2025年6月30日。彼时,南新制药给出的理由为,公司首发上市以来,受国内重大卫生事件影响,公司人员流动和物流受到限制,对办公场地考察、沟通、谈判、设备运输等环节均产生影响,导致公司在全国部分省市购置和租赁办公场地等工作推进进度缓慢;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医药行业政策等影响,综合考虑成本投入、产品管线丰富度等因素,公司及时调整和优化销售策略,对在特定省市建立办事处的实际需求有所减少。


近日,南新制药再次调整该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5年6月30日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延期了一年半。


对于此次延期的原因,南新制药表示,项目投入进度不及预期主要原因是:第一,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医药行业政策等影响,综合考虑成本投入、产品管线丰富度等因素,公司及时调整和优化销售策略,对在特定省市建立办事处的实际需求大幅减少;第二,目前公司在感冒与抗病毒相关领域已逐步覆盖注射、口服、吸入等多种给药途径的剂型,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品在营销渠道上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导致公司需要针对各类药品制定相应的渠道策略和建设方案,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为了控制项目投入风险,公司提高了建设项目的设计、投入和验证标准,采取逐步投入的方式,导致投入周期延长。


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项目终止


南新制药一再调整募投项目的资金投向、实施期限。除了“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外,2024年12月12日,南新制药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项目,并将该项目的剩余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4397.47万元转至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美他非尼项目的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调减1.2亿元至5700万元,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的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调增1.2亿元;调整后,“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2.14亿元,同时将该项目的预计完成时间由2024年12月31日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


对于终止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项目,南新制药解释,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吸入制剂及流行性感冒适应症项目的审评审批标准不断提高,需要提供更多数据去证明药物的临床价值,对相关医药企业的持续研发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公司的研发项目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与帕拉米韦吸入溶液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且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研发难度大、进度缓慢,综合考虑研发项目所处阶段、预计未来投入金额、项目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等因素,决定优先开发帕拉米韦吸入溶液,终止开发帕拉米韦干粉吸入剂。


帕拉米韦吸入溶液是南新制药自主研发的国家2.2类改良型新药,对于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延期,南新制药解释称,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吸入制剂及流行性感冒适应症项目的审评审批标准不断提高,相较于其他剂型及适应症的改良型新药需要补充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因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适应症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相关临床试验的推进进度缓慢,从而导致项目延期。


核心产品以价换量难挽业绩


南新制药是一家专注于流行性感冒等抗病毒、传染病防治药品,以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重大疾病治疗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制药企业,其中,创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流感药物,2013年上市后,经过多年产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南新制药的主要营收来源。2020年,帕拉米韦的收入占营收的比例达到73.5%,此后,南新制药年报中未单独披露帕拉米韦的销售收入。


不过,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新药证书和药品生产批件的监测期于2018年届满,由于南新制药并未取得药品化合物的专利,其他药企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合成帕拉米韦。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竞争对手的帕拉米韦注射液产品获批上市,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帕拉米韦注射液的批文共38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南新制药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2023年,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降价43.51%,2024年,南新制药再次对部分核心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下调。在南新制药举办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其管理层表示,随着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公司逐步降低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该举有利于巩固市场占有率。


但核心产品降价也未能挽救南新制药的业绩。自2020年上市至今,除了首年实现盈利,其余年份均亏损。2020年-2024年,南新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10.29亿元、7.44亿元、6.99亿元、7.20亿、2.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62亿元、-7883万元、-1087万元、-3.57亿元。2024年的营收较上市首年时已经缩水超七成。


2025年一季度,南新制药营业收入为4062.48万元,同比下降70.21%;归母净利润为-802.83万元,同比下降143.66%。对于业绩下滑,南新制药表示,主要系报告期抗流感病毒产品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同时公司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下调了部分产品价格所致。


营销渠道网络升级建设项目两度延期,是否意味着项目推进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多个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是否与当初的可行性研究不足有关,未来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公司将如何改善经营状况?5月27日,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向南新制药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