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人健康”)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以合计3.27亿元金额购买宁波闽哲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闽哲汇”)持有的三家连锁公司股权。本次收购的目的是持续推进其医药零售业务“深耕安徽、聚焦华东、辐射周边”的发展战略,提升公司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华人健康频频出手收购。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3月上市以来,华人健康通过增资和购买的方式共进行22笔资产购买交易(不含本次交易),累计花费逾10亿元。但是,随着规模不断扩张,华人健康却遭到股东轮番减持。


高溢价收购三家医药连锁公司股权


5月20日晚,华人健康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以1.334亿元购买闽哲汇持有的福建省扬祖惠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称“扬祖惠民”)46.01%的股权;1.251亿元购买闽哲汇持有的福建海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称“海华医药”)46.01%的股权;0.683亿元购买闽哲汇持有的桐庐怡生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下称“桐庐怡生堂”)70.01%的股权。


华人健康表示,本次交易,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进行支付,若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审核未获批准,公司将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同日发布的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显示,华人健康将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1.3亿元,变更用于购买扬祖惠民46.01%股权、海华医药46.01%股权以及桐庐怡生堂70.01%股权。


公告显示,扬祖惠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净利润561.5万元,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2.08亿元,净资产2924.87万元,股权的评估增值率为892.79%。海华医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净利润1105.58万元,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1.14亿元,净资产2411.99万元,股权的评估增值率为1029.4%。桐庐怡生堂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46万元,净利润26.4万元,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5114.07万元,净资产399.26万元,股权的评估增值率为2350.84%。


本次收购完成后,华人健康将持有扬祖惠民51%股权;海华医药54.557%股权;桐庐怡生堂100%股权,同时还将取得扬祖惠民、海华医药的控制权,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华人健康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已成功布局华东地区安徽、江苏、浙江及福建四省份,并购完成后,标志着华人健康医药零售业务从一家安徽地方企业逐渐成长为华东地区区域医药连锁企业。


频繁收购,商誉激增


自2023年3月上市以来,华人健康进行了22笔资产购买交易,交易金额从400余万元至3.47亿元不等,累计花费逾10亿元。


其中,重大股权投资5笔,累计花费约8.76亿元,包括:2023年,华人健康花费2.19亿收购马鞍山曼迪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重组后新公司51%股权;花费3.47亿元收购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花费1.12亿元收购舟山里肯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称“舟山里肯”)60%股权。2024年,华人健康又出资1.14亿元收购了六安国胜平安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80%股权,0.84亿元收购安吉县百姓缘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51%股权。


“买买买”的同时,也导致华人健康的商誉快速攀升。2022年末,华人健康商誉仅为1.90亿元;至2024年末,账面商誉已经增加至9.88亿元。其中,仅2023年收购舟山里肯60%股权就带来了1.05亿元的商誉,还引来深交所关注。


华人健康在2024年年报中提示,公司涉及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若未能在战略、业务、财务、人员、组织结构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实现有效协同整合,可能导致并购整合效果不达预期,从而引发未来商誉减值风险。


在本次收购中,华人健康亦提示,收购的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将确认为商誉,本次收购存在因未来整合不顺利、宏观经济、行业变化等原因导致商誉产生减值的风险,从而可能出现影响公司损益的风险。


股东轮番减持


从业绩来看,频繁的资产收购,给华人健康带来了营收的持续增长。2022年-2024年,华人健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62亿元、37.97亿元、4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0%、16.39%、19.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1.18亿元、1.38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30.58%、-28.68%、20.09%。


与此同时,华人健康的门店规模也在持续扩大。2024年,华人健康通过“新开+并购”形式,新增门店440家,其中自建门店70家,并购门店370家,进入浙江舟山、湖州等新市场。截至2024年末,华人健康旗下门店总数1774家,较上期末净增门店391家。


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华人健康近两年却遭到外部股东轮番减持。


今年3月17日,华人健康发布公告称,2024年12月20日-2025年3月14日,公司股东阿里健康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04.89万股,占总股本的2.51%。本轮减持完成后,阿里健康持有的华人健康股份降至5%以下。


除阿里健康外,华人健康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华泰大健康和赛富投资也在减持股份。华泰大健康于2024年7月8日至2024年11月1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华人健康股份1691207股,此次权益变动后,华泰大健康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0000489股,占华人健康总股本的4.999997%。赛富投资于2024年9月25日至2024年12月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此次减持完成后,赛富投资合计持有华人健康股份25503267股,占总股本的6.38%。2025年4月21日,赛富投资再度抛出减持计划,计划2025年5月15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5983000股(占华人健康总股本的比例为1.5%)。


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针对股东减持问题,华人健康曾表示,公司股东基于自身经营和资金需求,依法合规进行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坚信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内在价值,并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本次收购的三家公司的评估增值率分别高达892.79%、1029.4%、2350.84%,如何评估这一高溢价的合理性?上市以来频繁收购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变更,当前现金流是否充足?频繁收购商誉激增,如何评估未来商誉减值风险、是否有具体的风控措施?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如何解释利润与营收增长的不匹配?主要股东轮番减持,是否反映了对公司战略或业绩的担忧?华人健康如何回应市场对股东信心的质疑?5月23日,记者就上述问题向华人健康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