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转让动作频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信息显示,进入5月后,华润三九接连挂牌转让所持三九(安国)现代中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安国中药”)、湖北九州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州通医药科技”)的全部股权,累计转让底价为1248.15万元。


本月两次剥离非核心资产


资料显示,安国中药经营范围包含中药饮片(净制、炒制、切制、蒸制、煮制、燀制、炖制)、提取物(连翘提取物、刺五加浸膏)等。华润三九持有其49.8967%股权。其余自然人股东包括张鹏越,持股33.4711%;方阵,持股16.6322%。此次挂牌转让意味着华润三九有意退出对安国中药的投资。


据悉,此次华润三九挂牌转让安国中药的49.8967%股权,转让底价162.15万元,披露结束日期为2025年6月3日。


华润三九转让安国中药或与其常年亏损有关。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安国中药资产总额在持续减少、负债金额持续增多。从业绩来看,2023年-2024年,安国中药收入均为0元,净利润分别为-66.53万元、-129.14万元,资产分别总计526.76万元、449.31万元,负债总计分别为289.98万元、622.65万元。


5月13日,华润三九再次挂牌转让九州通51%股权,转让底价为1086万元,披露结束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


九州通医药科技成立于2021年11月,由华润三九、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98.SH)分别持股51%、49%,曾用名“湖北九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时,双方曾表示,该合作是为了共同开拓大健康市场。资料显示,九州通医药科技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周韩,经营范围包含:药品批发、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九州通医药科技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05万元,净亏损33.07万元,资产总计2055.44万元,负债总计26.93万元。


并购重组暗藏风险


华润三九是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深圳南方制药厂,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正式进入华润集团,2010年,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为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核心领域,华润三九在持续推进并购重组。不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并非一帆风顺,并购项目投入大,整合难度高且市场及政策环境不断变化,可能出现未能预见的风险。


2022年,华润三九收购昆药集团28%股权(29亿元),整合三七产业链,并解决双方在血塞通软胶囊产品上的同业竞争问题。


2024年,华润医药出售华润圣火51%股权(17.91亿元),为解决与昆药集团在血塞通软胶囊上的同业竞争问题,华润三九将持有的华润圣火51%股权转让给昆药集团;同年,收购天士力28%股权(62.12亿元),为强化中药创新药布局,获取复方丹参滴丸等核心产品。2025年3月完成股权过户,华润三九成为天士力控股股东。


不过,频繁的收并购给华润三九也带来了一定的财务负担。从并购标的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天士力营收、净利润双降,实现营收84.98亿元,同比下降2.03%;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下降10.78%。2024年,昆药集团实现营收84.01亿元,同比下降0.3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9.86%。


此外,并购交易中常因对标的企业未来收益预期较高而支付溢价,导致商誉规模扩大,一旦标的企业业绩下滑,可能引发商誉减值风险。2024年末,华润三九商誉高达51.24亿元 ,占总资产的20.29% 。


在2024年年报中,华润三九表示,其“十四五”战略目标是争做行业头部企业,发展业务聚焦管线,为核心业务赋能。“十四五”战略期,华润三九将重点实施的战略举措包括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加强国际化合作,强化产业竞争优势;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等。


如此看来,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的举措,以优化资产结构、集中资源也就不奇怪了。


近期连续转让安国中药、九州通医药科技股权,主要基于哪些战略考量?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梳理其他低效资产?如何应对并购企业的业绩波动?是否存在商誉减值压力?频繁的股权转让与并购重组对公司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有何影响?针对上述问题,5月16日,新京报记者向华润三九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