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5月13日,由新京报贝壳财经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人形机器人”高端闭门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出席会议并表示,机器人要直接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比赛找到应用的工具、方法等这一思路应该得到明确。“技术挑战赛在真实场景出现之前可以作为一种场景,甚至它就存在经济性场景。”
“机器人最终变成工业、家庭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按照现有数据很难将其计算出来。”赵明国认为,从技术挑战到真实场景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积累,而在真实场景里,当应用还未明确时,需要一个比赛来承载。
他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拆解成三个方向。首先是明确技术方向,“办比赛就是形成技术积累,例如国外的DARPA,就是为了发现或解决某一类问题”。DARPA举办的DRC比赛,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在灾难响应中的应用。“这场比赛以解决福岛核泄漏问题为背景,最终出现了让人形机器人完成灾难场景任务的结果。”赵明国说。
其次,他提出,利用比赛能够吸引社会关注的特点,把预期、宣传等放在赛前,引发社会关注、参与,能够校准社会预期、吸引社会投入。最后,他还认为,参加比赛看不足、找发展路径,远比成功更重要。“比赛冠军只有一个,其他机器人应该思考:如果明年还举办这个比赛,再次参赛应该怎么办。”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