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来的退市计划发生逆转。


5月12日,金利来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12日,其股价低开近40%,截至收盘,股价下跌33.56%。此次复牌,意味着金利来酝酿已久的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语曾让金利来品牌风靡一时。不过,对于这个创立57年的男装老品牌来说,上市公司地位已成“鸡肋”,但随着私有化失败,却不得不留在资本市场,同时还要面临竞争激烈、业绩下滑的困境。


退市计划出现“反转”,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5月12日,金利来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此次复牌,意味着金利来酝酿已久的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今年以来,金利来多次发布公告,告知投资者私有化详细进度表,预计将于7月2日正式撤销上市地位。4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受理金利来集团私有化退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创立57年的男装品牌将结束33年的港股生涯。


然而,正当业界认为金利来退市已是“板上钉钉”之际,却突然发生“反转”。上周五,金利来举行法院会议及股东大会,并于下午一时起短暂停牌。

图/金利来公告截图。


据了解,在股东大会上,该私有化议案以89.9894%的赞成票获得通过。但同日举行的法院会议上,仅有约55.33%(约9974万股)投票股东支持私有化决议案,低于要求的75%,约44.66%(约8051万股)投票股东反对议案,超过反对上限的10%,议案未获通过。


尽管股东大会通过私有化议案,但由于计划未在法院会议上获得批准,因此股东大会上通过的特别决议案将不会生效,金利来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原定于6月23日启动的股票过户登记暂停程序也同步终止。证监会还规定,自公告日起12个月内,原要约方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得重新发起要约收购,除非获得执行人员同意。


董事会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交易方案终止不会对集团业务、营运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过往20年未利用上市地位进行融资,意欲回归家族经营


退市计划的筹备其实由来已久。金利来集团董事会主席曾智明于去年年底提出,收购金利来31.25%股份,意欲让金利来离开资本市场,回归家族经营。


2024年12月,金利来集团发布公告称,要约人建议以计划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每股现金1.5232港元,现金代价最高4.64亿港元,收购要约涉及3.04亿股,占总股本31.25%。计划生效后,金利来集团将申请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对金利来集团提出私有化的要约人是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曾智明,曾智明及其母亲等组成的要约一致行动人目前合计持有公司68.75%股权;要约计划涉及的股东持股比例为31.25%,共持有3.04亿股。


上市33年的金利来为何要选择退市?业内认为,长期以来金利来集团股份的交易流通量持续偏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平均每日成交量分别仅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2%左右。金利来方面也表示,过往20年来公司并无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进行过集资活动。由此可见,上市地位对金利来自身业务和未来增长的筹资来源,已变得无关紧要。


分析认为,私有化计划未能平衡公众股东权益。从股价层面来看,私有化价格较市场交易价格的溢价,为股东提供了一个高于市价的退出机会。但是,资产净值方面,公告显示,该注销价较去年6月30日股东应占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营收净利双下滑,男装业绩集体承压


根据公开资料,金利来由“领带大王”曾宪梓博士于1968年在香港创立,1984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是最早将正装生活方式引入内地的企业之一。1990年,金利来(中国)服饰皮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统筹国内服装服饰业务,2002年更名为金利来(中国)有限公司。1992年,集团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8年4月,创始人曾宪梓之子曾智明接棒,担任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


金利来业务包括服饰、地产以及特许经营。官网显示,自2001年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线下近2700家实体店铺,电商全平台近150家店铺,涉及鞋子、皮具、内衣以及休闲服饰等。服饰业务则涉及正装、高端休闲男装金利来3388等。据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底,金利来服饰门店为786家,其中148家由集团直接经营。


图/金利来集团2024年财报截图


近年来,金利来集团业绩遭受挑战。2024年营业额12.19亿港元,同比下跌8%,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9309.7万港元,下滑20%,其中服装服饰的销售同比下跌6%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下滑,但金利来的财务状况颇为稳健,账面资金充裕。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52亿港元,且没有任何银行贷款及透支,资产负债比率为零。


金利来集团曾指出,未来公司业务将持续受压,成为私人公司后,“能够针对目前的营运状况制定其他更长远的战略决策,而不受资本市场预期、监管成本、披露责任或短期市场及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此外,还可简化营运程序,并减少与维持公司上市地位及遵守监管规定有关的管理资源及行政成本。”然而,此次私有化计划落空,金利来不得不留在资本市场,同时还要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男装市场。


“中国男装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内外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独立时尚咨询师雪筠表示,国内男装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人民币,但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职场通勤,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运动、户外、休闲类服装冲击男士正装市场。数据显示,七匹狼2024年营收为31.4亿元,同比下降8.84%;归母净利润为2.85亿元,同比增长5.35%;但扣非净利润仅为7346.96万元,同比下降60.86%;报喜鸟2024年营收为51.53亿元,同比下降1.91%;归母净利润为4.95亿元,同比下降29.07%。部分男装品牌尝试跨赛道发展来拯救业绩,比如收购国外户外品牌等。相比之下,金利来举措更为温吞保守。


“能否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是关键,否则可能导致金利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失去份额。”雪筠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