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5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
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
针对北京在举办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之后,为什么还要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问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透露,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主要展示和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结构稳定性、关节可靠性等体现运动能力的核心性能,可以通俗地说,主要是考验人形机器人的“体能”。
他还称,全球首次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想通过更加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机器人在参与各类赛项过程中,需要在动态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长程复杂任务,这对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通用性和泛化能力要求更高,更能体现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能力。本次运动会还提出了几个围绕真实场景打造的竞技项目,“这些场景都是一线实践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专门提出的,具有挑战性,大家能够看到人形机器人现在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具备什么能力,机器人距离我们理想设计状态还有多远”。
姜广智表示,今天正好是运动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他在此面向全球邀请机器人企业、创新团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机器人俱乐部及机器人爱好者积极报名参赛。
他说:“人类体育竞技活动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不断挑战和突破,那么机器人运动会是在不断挑战机器人机械结构、材料应用、人工智能等多种性能的极限,我们争取向全世界呈现一场精彩的科技产业盛宴。”
编辑 张冰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