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相比于数据难看的2023年一季度,小鹏汽车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表现更加优异。包括营收、毛利、毛利率等核心指标都有一定提升。


小鹏车标 摄/白昊天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鹏汽车仍在持续亏损,且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在5月20日启动了AI DAY,但却引发了包括P5、G9、G3在内的众多老车主们的抱怨。他们认为,小鹏汽车的智能化不断迭代,但对他们的许诺没有兑现,他们就如同被抛弃的一代。


小鹏汽车改革后如同一叶轻舟,倏忽间已过万重群山,老车主们则还在原地等候着,曾经真金白银支持下的那个承诺。


财报数据同比向好但亏损持续,小鹏还要烧多少钱才能留到“决赛圈”


从小鹏汽车自己宣传的口径上看,企业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有了巨大的提升,包括总收入、净利润、毛利率、毛利等。


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小鹏汽车的成绩相比疫情期间的2022年并没有多么出色。有投资者认为,是2023年小鹏汽车的表现实在太差了,才有2024年的“优异成绩”。


小鹏汽车营业总收入表现 制图/白昊天 数据源/Wind


2022年一季度到2024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业总收入为74.55亿元、40.33亿元和65.48亿元。其表现尚未达到“巅峰时期”的成绩。而在该时期,小鹏汽车仅有G3、P7和P5三款车型在售,如今小鹏已发布6款产品。


小鹏汽车净利润表现 制图/白昊天 数据源/Wind


亏损方面,小鹏汽车2022年一季度到2024年一季度的净亏损分别为17亿元、23.37亿元和13.68亿元。企业亏损幅度略有收窄,但仍然在持续亏损中,不见明确的盈利预期。


小鹏汽车毛利表现 制图/白昊天 数据源/Wind


毛利方面,小鹏汽车2022年一季度毛利为0.91亿元,2024年一季度毛利为0.84亿元。2024年一季度并未超过2022年的成绩。


除了毛利外,被小鹏汽车官方大肆宣传的毛利率“翻倍”似乎也没那么精彩。若将时间线拉长,2024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的“优异表现”也只是因为2023年的成绩过于惊人。


小鹏汽车销售毛利率表现 制图/白昊天 数据源/Wind


总体来说,小鹏汽车相比2023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2022年并没有“突飞猛进”。企业最终能否实现销量的持续增长、营业指标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有必要一提的是,小鹏汽车3年的持续亏损已超过200亿元。如今全行业的智能驾驶商业化仍在探索阶段,以智能化为标签的小鹏汽车何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何小鹏并未给出答案。


但何小鹏直言,2024年到2026年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小鹏汽车如何在持续亏损中昂首前进,仍是个未知数。


除了造车卖车,目前,小鹏已从与大众汽车的软件合作中获得了一定收入,未来和滴滴在出行市场的合作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资金流入。


新技术充满创意,为何再次引发P5老车主的不满?


在财报日前夜,小鹏汽车举办了AI DAY。发布了“端到端”大模型,将通过AI大模型的强大算力为智能驾驶和智能语音助手提供更高的升级潜力。


但在一些老车主眼中,小鹏汽车的“背刺”又一次到来,其中以P5车主的“背刺感”尤甚。


作为小鹏汽车第三款产品,P5高配车型在2022年年初就搭载了激光雷达,这款车曾经被小鹏汽车方面称为科技平权的重要产品,可以实现城市高级别辅助驾驶。老款的P5车型定位为紧凑级纯电轿车,彼时售价超过20万元。


小鹏P5 图/企业官网


搭载激光雷达,售价超20万元的P5,一时间吸引来了很多对自动驾驶充满畅享的用户。但令人感到愤怒的是,如今P5车型和其他车型的智驾更新不在一个“路径”上,P5可用智驾的城市远不如最新款的G6的智驾城市多。


有观点认为,随着小鹏汽车不再依赖高精地图,接近无图的智驾架构上线,曾经基于高精地图+激光雷达架构打造的智能车P5似乎并没有快速升级迭代的计划。


P5车主李先生认为,如今P5的智驾缓慢更新和P6的智驾城市迅速落地意味着曾经怀着“期待与信任”,以真金白银选择P5激光雷达车型的消费者,最终却只是得到了一款“半成品”。


在最新上市的P5车型上,激光雷达已被取消,高阶智驾也与此车无缘。曾经的P5车主们以为自己是科技领域“最靓的仔”,结果却成了“最绿的韭菜”。


“我们比韭菜还不如,韭菜割一茬就完了,现在小鹏发新技术,还专门说我们享受不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别人持续OTA升级,我们持续被背刺。”另外一位P5车主刘先生如是说。


小鹏G6 摄/白昊天


如今,小鹏汽车将在三季度推动旗下部分车型实现全国每条路都可以智驾的强大能力,P5车主却只能看着别人的城市智驾,守着自己代表前卫科技的“激光雷达”望洋兴叹。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加速智驾发展对于提升品牌与产品的竞争力十分必要。但曾经那些在小鹏汽车发展初期就大力支持小鹏的用户们又如何享受“智驾”标签带来的优异体验,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何小鹏的战略规划中,全新品牌首款车将聚焦20万元以下紧凑级纯电轿车市场,未来也将把高阶智驾下放到该系列产品上。更是让20多万买了P5的车主如鲠在喉。


关于P5的智驾技术未来将如何发展,老车主能否享受全国城市高级辅助驾驶的功能,贝壳财经记者尝试采访小鹏汽车官方,对方并未给出确切回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王琳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