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门进入,乘坐电梯直达五层便是北京企联所在处。与往日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一众企业相关负责人汇聚一堂,各抒己见的讨论声时不时从北京企联会议室传出。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于2019年开通的企业热线)与北京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北京企联”)举办的关于企业纾困复工复产情况座谈会,也是北京企联与新京报合作进行的以“关注北京企业复工复产状况”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第三站。

企业纾困复工复产情况座谈会现场。
近日,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北京企联相关负责人在北京企联的会议室,与近20家企业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沟通交流,企业就复工复产背景下面临的经营问题、纾困政策落地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直抒胸臆,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北京企联相关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企业反馈的诉求,并给出了回应和解决指导建议。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企业纾困的相关政策。在国务院出台了六方面33项措施后,北京市也细化提出了六方面45项措施。在此背景下,北京企联联合新京报,旨在通过对部分代表性企业的走访调研,了解北京企业对复工复产等相关工作的想法、实际操作和政策需求。
近20家企业谈经营困难,复工复产进度不同

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北京企联相关负责人听取与会企业代表发言。
参加座谈会的近20家企业,不仅有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北京金葵花便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润沃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小微民营企业,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建筑建设、文创、餐饮、旅游、电子、食品等多个领域。
座谈会上,与会企业表示,疫情影响下,在通过积极创新、拥抱数字经济等方式尝试自救,同时肯定了中央政策及北京市在纾困政策方面给其带来的便利。来自傲立国际建筑技术顾问(北京)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郭静娟表示,作为小微企业的一员,建筑设计公司业务是围绕建筑展开的,因为不能到现场实际调研,公司大部分项目都暂停了,资金结算也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日常经营。“缓缴社保公积金等政策的及时出台,解决了企业没有滞纳金也不会有信用上的不良记录等顾虑。”

傲立国际建筑技术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郭静娟发言。
从与会代表反映的情况来看,各家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略有不同,既有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啤酒销量、收入、利润实现正增长,也有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直接或间接影响营业收入近10亿元。据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企划室主管邵飞介绍,京津冀是公司的重点业务区域,第二季度本应进入施工生产黄金阶段,因疫情反复,部分未停工项目因员工到岗、物资运输和商务往来受阻、劳动力及原材料供应中断等问题,导致施工任务无法按计划完成,处于半停工状态。从4月底河北地区疫情有所缓解到目前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施项目已陆续复工。
作为疫情暴发以来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餐饮业的代表,北京金葵花便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郁用昌平区餐饮业经营现状数据说明了餐饮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受疫情影响,房租、食材、人工等各项成本费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现金流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些餐饮企业只能维持2至3个月。作为轻资产服务业,因为固定资产少、动产价值低且极易损耗,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质押品,餐饮业一直是‘金融禁区’,传统金融机构难以为其提供信贷支持。”
解决企业困境,与会企业提建议
在反映复工复产阶段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与会代表也积极提出了解决建议与期望。
在打通市内乃至全国内循环的问题上,北京润沃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振军建议,希望北京市有关部门向国家层面的疫情防控主管部门反映,建立全国统一的防控政策,如健康码互认、核酸检测报告互认。
在餐饮业面临的经营压力陡增的问题上,刘郁建议,对社会餐饮主体给予不少于3个月应缴水电费、燃气费10%的财政补贴,免收不少于3个月垃圾处理费等相关税费。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困难餐饮企业给予每人600元一次性稳岗补贴,对招录已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帮助餐饮企业克服困难不裁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减免社会餐饮主体疫情防控相关费用,加大针对餐饮服务主体的减税降费力度,如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餐饮企业,适当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允许社会餐饮主体缓缴保险和公积金,出台一揽子促进餐饮消费的政策措施。
针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家彬建议,进一步完善纾困政策,“政策制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强调科学发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同时提倡依法依规办事,落实全市统一政策。”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家彬发言。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京城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亚光指出,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也是为企业纾困的一个渠道和平台,应该加强宣传,让更多企业知道可通过此渠道反映面临的问题。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总监王纳军建议,北京市12345企业服务热线能够继续下沉,给企业更多政策的指导以及风险提示。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京城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亚光发言。
北京企联:平衡“两手抓”,政策要加强协同、市民热线要加大宣传
在听取与会企业声音时,北京企联秘书长、北京市企业家协会会长黄建华表示:“企业发展要解决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许多其他问题企业就能自己解决。”当下,企业需要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如何平衡“两手抓”是关键。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企联会长张建利看来,平衡“两手抓”,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的防疫政策以及纾困政策要加强协同;另一方面要加大市民热线的宣传力度,加强市民获得感、提振市场信心,改善执行层对政策理解的问题,对于推出的各项政策,“领导重视,市民期盼,但中间有断层,我们要加大宣传改变这一认知问题。”
那么,被看重的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怎样回应呢?
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研究室负责人王玥表态,作为国务院的一个信息直报点,“我们会将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集中向上级反映、汇报,看能否从政策层面上推动防疫等政策的优化和调整。”
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颖义针对企业现场提出的问题、困难,给出了回应及解决指导意见。如对京情浙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反映的“医院会员企业提出简化申办医保定点手续”诉求,冯颖义留下了企业负责人联系方式,表示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负责与其进行对接。
面对与会企业“出不去、回不来”等出行方面的担忧,冯颖义明确表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出台,北京市很多管控政策也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在7月6日北京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9场新闻发布会上,对进返京政策进行了优化,将14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调整为7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对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地级市其他县人员、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同时,按照“防控为主、统筹兼顾、稳妥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分批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
加强政策解读方面,王玥表示,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纾困政策迭代速度加快,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将在以往政策解读工作基础上,在政策落地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再加把劲儿。
此外,北京企联还与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探讨建立一个信息交流渠道的可行性,以便为企业能够更多渠道地反映问题创造条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编辑 李铮
校对 王心
图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