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第一代亿利治沙人,对那段艰难的岁月记忆非常深刻。库布其沙漠变绿洲奇迹的发生,是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盐场“保卫战”开始的……

新厂长上任车陷沙堆

杭锦旗盐场,是亿利集团“绿色中国梦”孕育的地方。如盘古开天地,30年前的杭锦旗盐场,荒芜沉寂,风沙肆虐,天地混沌。

面积18平方公里的盐湖,四周被库布其沙漠包围。隔三差五,沙尘暴将沙子吹向盐湖,工人们不得不在采盐时多加一道工序,将沙子从盐湖中剥离。工作量巨大,盐湖出产的品质也受影响。这样繁重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988年5月,年仅28岁的王文彪赴盐场任厂长。上任当天,旗领导带着他乘坐一辆北京212,从杭锦旗锡尼镇到盐场。辗转大半天,好不容易来到了盐场,车子却被沙窝陷住,动弹不得。旗领导和王文彪不得不下车,与迎接他的同事们一起把车推出沙堆,前去欢迎的队伍变成了“抬车队”。就这样,旗领导宣布王文彪任命的程序,加了一段干部员工推车斗沙的过场,也成为盐场转折路开始的难忘篇章。

第一个厂长令就是治沙造林

新厂长看到的现实是残酷、冰冷的:沙子时刻侵蚀着这座盐湖,如果不治住沙漠,沙漠可能最终要吃掉盐场。王文彪立即召开动员大会,下达了第一个厂长令,从每吨产品中提取5块钱作为育林基金。迅速组建林工队,由副厂长杜美厚总负责,任命孙广田为首任林工队长,阿木龙贵任副队长,选调高来斯、贾四、阿腾花、杨正旺、侯宝玉、闫永平、胡改兰、赵三旺、高二、韩木齐、王玉兵、鲍喜共13人组建起亿利首支林工队。后来巴格那、赵明生等大学毕业生陆续充实到林工队,队员增至27人。当时盐场的所有职工不足60人。

盐场林工队的主要职责是在盐湖和厂区周边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种植的区域是18平方公里盐湖外圈1公里区域,治理面积近3万亩。

那时候,林工队种树的条件十分艰苦。大家没有树苗和种子,没有在沙漠植树的经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没有钱买树种,王文彪就用自己的幸福250摩托车作抵押,借了一点钱买一些树种,林工队用这些树种栽下了亿利人在库布其沙漠的第一片林。后来就在这片林子里采摘种子,用于后续的种植。

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中国样本

盐场保住了,荒芜的库布其沙漠变绿了。亿利人和库布其的乡亲一道,改造了沙漠,成了沙漠真正的主人。如今种树,不像当年那样器械单一落后、挖坑技术原始,亿利人发明了微创气流法植树、风向数据法植树、无人机弹播等技术,治理效率大大提高,植树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80%。

库布其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已被引入我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市,累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张北坝上地区治沙100多万亩。

2017年9月,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期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指出亿利库布其治沙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带动10万多人脱贫致富。12月,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王文彪“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亿利多次转型从未离开生态环保主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全面实施,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以往单纯的生态环保行业多聚焦于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很多企业采用传统EPC和PPP两种运营模式参与其中,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回收周期长等问题,许多企业已经陷入“疲惫期”。

亿利依托30年荒漠化治理经验,创新“生态产业服务商业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发展融合发展,解决了行业短、中、长期收益来源。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破解生态环保类企业过度依赖PPP、EPC等政府付费模式的瓶颈,为企业提供高度市场化的盈利模式,为行业提供“造血”功能,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亿利来说,转型并不意味着转行。过去30年来,亿利经历过多次转型,但从未离开生态环保这个主业。未来,亿利将锚定“国内领先的生态产业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加强对订单质量的把控,特别是要谨慎甄别PPP项目,将投资风险缩小到可控范围;另一方面,除EPC和PPP两种运营模式外,还要加快生态修复与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探索,逐步提升企业中长期收益占比。

亿利集团创立于1988年,是中国领先的生态产业服务商,联合国认定的全球治沙领导者,长期致力于生态修复和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控股公司亿利洁能(600277)于2000年在沪上市。公司资产逾1000亿元。


同题问答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所在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在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所致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对行业发展有何建议或期待?

答:未来的生态环保产业不仅要构建“美”,还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兼具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新京报记者 林子 编辑 岳彩周 徐超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