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主线的当下,未来产业正加速崛起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也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高地。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展望“十五五”规划时表示,北京将前瞻布局6G、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赛道,力争在“十五五”末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新兴产业高地和未来产业引领地。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核心区,北京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商业航天等领域成果突出,2024年被《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报告》评为全国综合排名首位城市。“十四五”期间,北京已将未来产业纳入“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2023年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锚定未来信息、健康、制造、能源、材料与空间六大方向,系统构建“1+20+N”政策框架,推动颠覆性技术超前布局。


目前,北京已形成“2+N”空间布局格局,海淀区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核心赛道,经开区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火箭大街”商业航天科研基地;石景山落地全国首个元宇宙综合体,大兴、房山、昌平等区则围绕氢能、新型储能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加快集聚。今年4月,北京提出率先在海淀区、昌平区启动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尽管大多数未来产业仍处于起步或孵化阶段,但通过制度创新、场景牵引和政策赋能,北京正在加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城市发展注入战略动能。



统筹:任娇


记者:董怡楠


设计:任婉晴


编辑:陈莉


校对: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