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在售的蛋壳膜氨糖说是能修复软骨,仔细一看只是普通食品。”近日,有消费者向新京报记者投诉称,一款跨境“蛋壳膜氨糖”产品涉嫌违规宣传。
记者调查发现,标价数百元的“进口蛋壳膜氨糖”产品标称的“专利”,只是普通的蛋壳膜提取工艺;支撑“速效强效”的临床研究样本量仅20人且为自我评估;“修复软骨”的功效宣传更是触碰了宣传红线。
律师提醒,这些产品宣称的“修复软骨”“促进软骨再生”,属于疾病治疗相关的功能宣称,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从责任认定来看,商家不受境外注册身份影响,违规也需承担对应责任。
专科医生提示,某些特定的小规模短期临床研究结果的科学证据等级比较有限,不能被直接推论到全部人群以及所有关节问题的长期效果上。关节软骨没有血管和神经,营养供应困难,成年后软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下降,一旦磨损,人体很难自发长出全新的软骨。膳食营养补充剂只是辅助选项,绝非“神药”,不能替代规范诊疗。
产品宣称修护、再生软骨
“如果你是一个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感觉关节不适的话,试试德国Purmeo专利蛋壳膜胶囊,含专利Ovomet蛋壳膜氨糖配方成分,比普通氨糖强5-6倍,两大舒缓因子乳香+MSM,黄金组合硫酸氨糖和软骨素,补氨糖、补软骨,走跑更轻松。”在某购物平台Purmeo海外旗舰店,一款德国Purmeo帕米奥蛋壳膜氨糖配有一段视频,将产品与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问题关联,宣称其含“专利Ovomet蛋壳膜氨糖配方”,效果远超普通氨糖。
在该产品宣传页,蛋壳膜被称为“全能因子”,宣称可实现“弹、润、养、护”,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精修复”,硫酸软骨素“够强韧”,二甲基砜(MSM)“强舒缓”,乳香“御炎性”。客服人员直接表示,商品“含专利蛋壳膜素、硫酸氨糖、硫酸软骨素、印度乳香等多种关键成分协同增效,快速修护受损软骨组织,促进软骨的生成,舒缓炎症缓痛,润滑保护关节,多效合一。”
该平台另一店铺VIKpro海外旗舰店所售的蛋壳膜氨糖产品,同样以蛋壳膜成分作卖点,宣称更强的关节养护功效。如在产品首页,店铺宣传所示“骨关节引发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VIKpro研究数年推出蛋壳膜关节养护胶囊,添加专利成分蛋壳膜EP3653721B1,一粒富含多种营养,新升级蛋壳膜营养含量高达300mg,对比常见的氨糖护关节成分,剂量更小效果更强”,并用图示将产品定义为“关节养护3.0版本”,宣称“7天明显减轻疼痛,坚持2个月减轻58%关节疼痛症状”。

VIKpro海外旗舰店宣传截图。
据店铺客服人员介绍,上述两款产品均为膳食营养补充剂。不过,店内的宣传内容覆盖了各种疾病治疗场景,暗示产品功效。如Purmeo海外旗舰店客服将产品称为“关节灵胶囊”,为德国进口产品;VIKpro海外旗舰店客服则明确表示,VIKpro是来自德国的全球化品牌;该店铺内视频还提及“蛋壳膜可修复和再生关节软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莫冬雪指出,“修复软骨”“促进软骨再生”本质是针对关节软骨损伤这一身体组织病变的修复表述,属于疾病治疗相关的功能宣称,上述两款产品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即便未取得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其宣传内容也因关联身体组织损伤修复,变相触碰疾病治疗功能的红线,违背了该条款对食品及相关补充剂宣传的核心禁令,误导消费者将膳食补充剂当作具有治疗功效的产品,相关宣传行为已明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临床数据”仅为小规模短期研究
在商家的宣传中,“专利”与“临床验证”是这两款蛋壳膜氨糖产品宣传的两大“卖点”。Purmeo海外旗舰店宣称产品拥有ES2633062B2、EP3653721B1、ES2327087A1等多项专利,VIKpro海外旗舰店则重点突出EP3653721B1专利,均暗示这些专利是“强效修护关节”的权威证明。
不过,新京报记者通过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查询发现,这些专利与产品功效并没有关联。ES2633062B2专利名为“蛋壳膜水解工艺和组成”,核心是改进蛋壳膜的提取步骤;ES2327087A1专利是“分离蛋壳内膜的方法”,属于生产流程优化;EP3653721B1专利同样聚焦“水解蛋壳膜的方法”,本质仍是工艺类专利。

Purmeo海外旗舰店与VIKpro海外旗舰店所展示的产品专利,实际仅为工艺类专利,与产品功效无关。
“商家的该行为已构成虚假宣传并误导消费者,商家提及的专利都是关于生产技术的,与‘强效修护关节’的产品功效无任何关联。”莫冬雪指出,商家将工艺专利解读为功效专利宣传,让消费者误以为该专利能证明产品的关节修护功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经营者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情形。
此类“专利概念混淆”涉嫌通过偷换专利类型概念,制造出相关产品具有权威功效背书的假象。莫冬雪认为,法律上界定该行为时,核心看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导致消费者误判”的情形。若商家明知专利为工艺类,仍主动引导消费者将其与功效关联,就属于故意实施误导性宣传,不仅违反商业宣传的真实性原则,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需承担对应的行政与民事责任。
相关产品还援引了“临床验证数据”。其中,“平均3-5天起效”“6倍修护力,7天舒关节”的宣传,是两款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Purmeo海外旗舰店为此附上了一份2018年发表的临床报告。记者查阅该报告发现,该研究名为“Ovomet对关节疼痛的短期疗效”,受试者仅20人,最终完成试验的仅18人,且疼痛评估方式为受试者“自我报告”。此外,研究报告中针对的是“Ovomet”成分的食品补充剂,并未直接指出试验所使用的就是该产品。
VIKpro海外旗舰店产品的宣传页面则显示:“科学验证有效,7天明显疼痛减轻,每日补充300mg蛋壳膜素(氨糖)能显著缓解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感,改善关节问题,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95%的坚持服用者症状有改善。”记者向客服索要能证明产品上述功效的相关研究资料,客服表示“页面已经显示数据来源”。按照VIKpro海外旗舰店产品页面显示,该研究来自2016年《临床风湿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研究标题为“每日服用300毫克Ovomet用于治疗老年关节炎的效果”,并配有几张不够清晰的英文研究截图。不过,根据页面提示的数据来源,记者未在公开渠道查询到相关论文。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上述两款产品商家宣传点之一,均为“Ovomet®专利蛋壳膜”,且其宣传的专利号也一致。对此,记者查询智慧芽专利数据库发现,上述专利申请人所在公司均为EGGNOVO SL集团。公开资料显示,EGGNOVO SL是一家总部位于西班牙的生物科技企业,核心聚焦蛋壳膜高价值成分提取,其产品涉及Ovomet®关节健康类产品,已通过上海承佑实业有限公司代理进入中国市场。天眼查显示,上海承佑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王凡,为小微企业。
就其是否与Purmeo、VIKpro等品牌有合作,合作模式以及是否对合作品牌的产品宣传内容是否知情、是否进行审核等问题,11月18日,新京报记者向上海承佑实业有限公司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11月20日,记者向该企业所在地的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留言咨询,截至发稿,亦未收到回复。
医生:软骨不可再生,补充剂不能替代专业治疗
对于一些产品中宣称的“修复软骨”等功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关节外科主治医师姜双鹏给出了明确的医学结论:“关节软骨没有血管和神经,营养供应困难,成年后软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下降,一旦磨损,人体很难自发长出全新的软骨,目前医学上的治疗目标是保护现存软骨、减缓磨损,而‘再生’新软骨尚处于探索阶段。”
姜双鹏介绍,普通的氨糖全称为氨基葡萄糖,它是合成关节软骨基质和关节液中粘弹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之一。从理论上讲,补充氨糖可以为软骨修复提供原料。而蛋壳膜提取物是一种较新的成分,天然的蛋壳膜是位于鸡蛋壳内侧与蛋清之间透明的薄膜,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基质,主要由约90%的蛋白质和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质等成分构成,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包含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以及弹性蛋白等。
“蛋壳膜氨糖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将氨基葡萄糖和蛋壳膜提取物组合在一起的一种膳食营养补充剂。理论上讲,这些成分可以从补充软骨修复原料和抑制软骨破坏两个角度同时发挥作用。在一些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中也初步提示有这种可能性。如果它被包装成一款可以显著治疗关节疼痛的药品,我们应该审慎地看待它。”姜双鹏表示,一些蛋壳膜氨糖产品在售卖时,会宣称其具有较强效果,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某些特定的小规模的短期临床研究,且相关研究可能只测量了某个单一的指标,这种研究结果的科学证据等级比较有限,不能被直接推论到全部人群以及所有关节问题的长期效果上。
姜双鹏指出,关节软骨损伤的严重后果是继发骨关节炎,在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对氨糖类产品的效果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在没有更多、更高级别、更长期的研究证据之前,可以认为蛋壳膜氨糖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组合成分,它代表了一种关节健康补充剂的演进方向:从单一成分到多成分复合,但不能简单地相信其比普通氨糖效果强“5-6倍”等绝对的量化数据。
“膳食营养补充剂绝不能替代规范诊疗,只能作为辅助调理的一部分。”在科学选择关节养护类产品的问题上,姜双鹏提示,消费者首先要摆正心态,明白关节养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基础是科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损伤。膳食营养补充剂只是“锦上添花”的辅助选项,绝非“雪中送炭”的神奇药物;要警惕产品宣传中“根治”“再生”“速效”“纳米技术”“祖传配方”等词语,对其保持高度怀疑态度,不要轻易相信;购买产品时认准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或药品的“OTC”标志;购买和使用前应咨询骨科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士,避免盲目跟风。
此外,姜双鹏提醒,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关节的系统养护,除了服用膳食营养补充剂,还可以选择游泳、骑车等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注意保暖。一旦关节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打软腿”“卡住”等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关节外科明确诊断并治疗,而不是盲目购买保健品。
律师:跨境主体可追责,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资料显示,Purmeo海外旗舰店的跨境进口商品的销售主体为“Fosun joyGo(HK) Technology Limited”,营业执照注册号为:2985362;VIKpro海外旗舰店的跨境进口商品的销售主体为“FUNCTION(HONGKONG)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IMITED”,营业执照注册号:2788901。上述两家企业均为香港注册公司。跨境进口的身份为消费者维权增加了难度。
对此,莫冬雪表示,这并不影响追责。跨境进口膳食营养补充剂在国内电商平台销售,宣传内容需严格遵守内地多项监管规则:一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宣传的所有禁令,不得宣称治疗功效;二是遵循《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合规指南》要求,确保宣传内容与产品实际属性一致,不得虚假夸大;三是符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相关规定,产品需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内,宣传内容需匹配产品备案信息,无中文标识、无法核验信息的产品宣传均涉嫌违规。
莫冬雪指出,从责任认定来看,商家不受境外注册身份影响。商家在国内电商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属于在内地从事商业行为,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必须遵守内地法律,违规即需承担对应责任。从追责流程来看,可能存在少许衔接成本,比如向香港注册公司送达法律文书时,需通过司法协助等途径完成,但这并非无法突破的障碍。监管部门可通过电商平台锁定交易主体信息、交易记录等,依法开展调查处罚,消费者也可通过诉讼维权,法院可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对境外主体的追责。
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莫冬雪提醒,消费者若因轻信宣传购买产品未达预期或出现不适,可通过三条途径维权:向电商平台投诉要求调解,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多人受害时可发起集体诉讼。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