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售价接近一杯奶茶钱,积少成多。”一位来自杭州的商家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他一年来收集了上千个奶茶袋,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出售,已经赚了数百元。


近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多个品牌的普通奶茶袋以每个0.5元至2元的售价流转,而带着“联名”“限定”“绝版”等标签的特殊款则身价暴涨至15元至50元区间。


当限定款奶茶袋在二手交易平台被标价50元仍被“火速”收藏,当“袋袋相传”从调侃变为现实交易,一场围绕曾被随手丢弃的奶茶包装袋的消费奇观正在悄然兴起。


有律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个人消费者转卖自有闲置的奶茶袋应属于二手物品买卖,系合法行为;但是,“如果是卖家没有获得品牌授权私自定制或者仿冒品牌包装进行销售,则侵犯了品牌方的知识产权。”


靠联名绝版身价暴涨 一个废弃奶茶袋卖到50元


被随手扔掉的奶茶袋,正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演“身价逆袭”。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话题#奶茶袋子收藏#成为近期热搜,点进去可见大量相关商品链接,有限定纸袋被标注了“包邮、全新、售价12元”,也有奶茶店保温袋大集合“10个起发、7元10个、13元20个、30个以上包邮”,成色显示几乎全新……


某二手平台上,很多品牌的奶茶袋子在被出售。平台网站截图


整体来看,普通的二手奶茶袋单价在0.5元至2元之间,单买不包邮(加上邮费,单个的实际售价约在8元至12元之间),量大可包邮(通常是30个以上),商家普遍宣称是“个人闲置”“自己收藏”等,涵盖喜茶、奈雪、霸王茶姬、茶百道、茉莉奶白等多个奶茶品牌,还有商家会标注“每个袋子都保存得很好”“可以收藏或者日常使用”等字样。


贝壳财经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这些商家在销售二手奶茶袋时,更青睐能够一次购买大量袋子的消费者,而且普遍接受议价,回复及时且爽快小刀。


和常规思维的保温袋比纸袋贵一点,大的袋子比小的袋子贵一点的销售思路不同,让二手奶茶袋身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联名”“限定”“绝版”等关键词,稀缺性和IP热度使其单价升至15元至50元的区间。


在浏览二手平台商品的过程中,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一个新发链接里二手奶茶袋售价为49.9元包邮,该链接的浏览量很快破百,并已有三个收藏。在交谈过程中,商家小石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定价,是因为这个袋子是该奶茶品牌在海外上线的限定款,“需要点两杯饮料才能拿到它,还得从国外背回来啊。”


另一位商家小蔡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之前瑞幸咖啡推出了“崩铁”联名的周边,除了周边以外,“崩铁”主题的纸袋也卖疯了,“我当时特意问店员多要了几个,然后买周边的时候又收集了一些,但发现不同门店给的袋子款式上是有重复的,我们一般会通过千岛APP之类的平台,出售重复的袋子,‘崩铁’我就赚了几百元,我在网上听说有人赚了近千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除了真实的个人闲置和收藏弃坑使得这些奶茶袋子流入二手平台,这些袋子还另有来源。


商家小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新袋子’也有,有的是店员批量卖给我们,也有我们去要的,还有的是我们一比一找人定制的。网上目前没有专门商家出售某一款奶茶袋,一般是需要我们拿着样袋去寻找商家定制。”


为此,记者联系了喜茶、奈雪、霸王茶姬等奶茶品牌,均表示不曾单独出售或者授权商家出售他们品牌的奶茶袋,无论是常规款还是联名限定款。


这意味着,在二手平台上,某些商家的奶茶袋生意或涉嫌侵权。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告诉记者:“个人消费者转卖自有闲置的奶茶袋应属于二手物品买卖,系合法行为。但是对于二手平台上那些批量销售的商家需要保持警惕。针对批量售卖奶茶袋的行为,需要注意予以甄别。如果是奶茶店店员私下销售,则可能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如果是卖家没有获得品牌授权私自定制或者仿冒品牌包装进行销售,则侵犯了品牌方的知识产权。”


情感、实用与套利:解码奶茶袋二手交易的底层逻辑


曾被随手丢弃的奶茶袋,如今却在二手平台上身价倍增。数千人的浏览热度、数十人的“想要”标记与持续攀升的收藏量,正让二手平台上的商家持续吸金。这背后,究竟是哪些消费者在为此趋之若鹜?


“买二手奶茶袋的群体多为年轻消费者,尤其是热衷潮流、追求个性且有收藏爱好的年轻人,还有部分是手作爱好者,用于改造创作。”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贝壳财经记者分析。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在二手平台购买奶茶袋的核心购买群体是Z世代年轻消费者,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首先,他们对潮流文化高度敏感,热衷于通过消费符号表达个性与圈层认同,而联名款、限量款奶茶袋恰好具备社交货币属性。其次,实用主义者也是重要买家,这部分人群看重奶茶袋的材质和设计美感,将其作为日常通勤包或环保购物袋重复使用,契合当下‘减塑’‘可持续’的生活理念。第三,收藏爱好者构成另一细分市场,他们将奶茶袋视为潮流衍生品,类似球鞋、盲盒等,追求稀缺性与系列完整性,甚至建立社群交流交易信息。”


一个几乎零成本的包装袋能在二手平台实现流通,本质上是一种由情感溢价、实用主义与套利冲动共同催生的消费行为。


目前,奶茶袋热潮仍在二手市场蔓延,但是,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呢?


詹军豪认为:“年轻人收集二手奶茶袋,体现出对独特事物的追求,满足个性化表达欲;也有对品牌或特定设计的情感认同,带有纪念与情怀色彩;同时,在二手交易中寻找性价比与稀缺款,是消费理性与兴趣驱动的结合。这种热潮能持续多久,关键看品牌能否持续推出有吸引力的设计、二手市场的供需活力,若后续缺乏新鲜元素,热度可能逐渐消退。”


“从产品生命周期看,当前处于热潮的早期扩散阶段,但其可持续性受限于供给刚性。”江瀚指出,由于品牌方明确表示不单独售卖袋子,且联名款具有时效性和限量性,稀缺性虽推高短期热度,却难以形成稳定供给,易导致市场快速饱和或泡沫破裂。其次,消费心理具有强时效性。此类热潮高度依赖社交媒体话题发酵和KOL带动,一旦新热点出现,消费者的注意力极易被转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