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流量争夺、补贴比拼,迈入以“点评生态”为核心的竞争新阶段。


11月17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海南三亚的京东品酒会上宣布推出京东外卖App,定位综合服务型App;发布京东点评,推出“京东真榜”。京东方面表示,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


同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京东App首页品质生活专区,发现界面新增了“京东点评”入口。主要内容形式为图片+文字,并支持用户进行评论、点赞等互动操作。


通过打通外卖、电商交易系统,京东正构建“内容种草-即时交易-消费反馈”的闭环生态,正式加入阿里、美团系的点评业务战局。即时零售行业也正从“拼速度、拼补贴”向“拼生态、拼信任”的转型加速。


京东点评覆盖本地服务,三方交锋格局正式形成


11月17日,第三场京东品酒会在三亚举办,刘强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App并正式上线京东点评,设立找美食、住酒店、挑好物、去哪玩、选家政五大子频道;推出“万人共荐,不说假话”的京东真榜,招募10万名京东求真官进行盲测,并创新性打造国内第一个榜单AI(人工智能)大模型——AI全网评。


“我们经过了一年的筹备思考,最终正式上线了京东点评。”刘强东表示,京东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航司等所有“好吃好玩”的内容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最后生成了一个针对“好吃好玩”的客观点评。


目前,京东外卖App已全面接入京东点评,为用户“吃喝游乐购”提供消费参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体验发现,在京东点评页面主页,有京东外卖的相关折扣页面,与此同时,用户可以拍摄图片并对商品/外卖等发表评论,同时关联已购买的商品或者外卖。


京东App主页可点击相关图标进入京东点评页面。App截图


京东内部人士表示,京东方面将京东点评与其交易系统打通,从而实现“看到种草内容就能立即下单购买”的消费闭环。例如当用户浏览一篇餐厅探店笔记时,笔记下方会直接展示京东外卖的点单入口。


外卖补贴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竞争焦点已悄然转向点评业务,阿里巴巴、美团之外,京东也强势入局,三方正面交锋的格局正式形成。


9月10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重磅推出“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美团点评的核心业务,意图在本地生活信息服务领域撕开市场缺口;与此同时,大众点评于同日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通过强化服务属性与美团外卖形成业务协同;此次京东顺势加码,推出“京东点评”及“京东真榜”两大产品,凭借自身供应链与流量基础,切入点评赛道,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京东上线“京东点评”是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布局,京东点评的上线是京东完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重要一环。此前,京东已通过外卖业务、七鲜小厨、京东旅行等业务逐步布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京东点评的推出,丰富了京东的本地生活服务内容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消费决策支持。


京东战略发力本地生活,“AI全网评”对正负向评价一视同仁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见顶的行业背景下,本地生活服务的高频消费属性,正成为京东的战略发力点。京东将其视为提升用户活跃度、强化用户黏性的关键点,更希望通过本地生活场景与零售电商业务形成协同,反哺核心零售板块的长期增长。


京东点评方面表示,京东点评创新打造AI全网评,整合京东自产评价内容,借助AI技术实现全网信息洞察与聚合分析,对正向、负向评价一视同仁,全面展现。京东真榜作为京东点评的首期产品,打造“AI全网评+复购+用户盲测”测评模型。现阶段京东点评已公布真榜入围菜品名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体验发现,京东真榜目前已上线京东App,京东真榜首页显示2026春季外卖入围菜系字样,整体榜单分为“地方菜系”和“上榜好菜”两大类目,“地方菜系”继续细分为鲁菜、陕西菜、湘菜等,“上榜好菜”继续细分为水煮肉、小炒黄牛肉、手撕包菜等。目前,京东真榜首页正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10万名京东求真官。


京东方面透露,上述复购指标即以京东超7亿年活跃用户真实复购量为依据,筛选持续受消费者认可的招牌产品;同时,10万名京东求真官将进行用户盲测,采用“买吃分离”机制:菜品随机分配、用户盲吃评价、官方客观记录,从而剥离环境、品牌等外部干扰,使评价完全基于菜品品质。首期盲测活动将于北京率先开展。


京东求真官招募不限职业,不限年龄,入选者享有免费吃住玩等权益;也必须遵循“三真原则”,即行为真实、立场真实、表达真实。


知名天使投资人郭涛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京东上线“京东点评”核心意图是完善本地生活与即时零售闭环。


郭涛分析称,京东的竞争力构建,关键在于依托自身核心优势实现差异化突破:一是绑定“秒送”等即时零售场景,点评内容与下单、配送环节深度联动,形成“评价-种草-即时购买”的场景协同,避免内容与交易脱节;二是借力供应链与物流壁垒,聚焦实物商品、外卖、本地服务等优势品类,以“专业内容+真实消费反馈”构建信任,区别于泛内容平台;三是联动京东现有“货架+内容”双引擎,将点评内容嵌入商品详情页、店铺直播等场景,承接站内明确需求流量,提升转化效率而非从零搭建内容生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