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吸引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农食产品展区结合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农食行业趋势,打造集新品展示、贸易对接、政策解读、趋势发布于一体的综合赋能平台。


乳业横跨一二三产业链,是食品农产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进博会农食展区汇聚了雀巢、达能、恒天然、阿拉福兹等全球乳业巨头,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伊利、澳优、妙可蓝多等中国乳企的国际化成果。


在参展企业看来,中国乳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传统液奶产品、婴幼儿奶粉市场增速放缓,企业亟须寻找新市场和增长突破口。健康化、功能化、老龄化的市场需求变化,促使中国乳制品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及原料进行结构性转型,这将为全球乳业提供发展机遇。


乳品原料加速国产替代


过去几年,我国奶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奶业纾困”成为行业关键词。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奶业正面对近十年来最大挑战,产业链条仍有一些“卡脖子”问题待解,例如产品消费结构倚重常温液奶,乳制品价格相比其他国家处于高位等,婴幼儿配方乳粉核心配料、各类功能性蛋白原料、乳成分深加工技术等“短板”也尚待补齐。


通过全球布局补齐产业链“短板”,加速乳业关键原料国产替代,成为本届进博会中国乳企的关注焦点,相关展品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伊利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近年来,我国牛奶产量每年以6%-7%的速度稳步增长,而疫情之后乳品消费量却在持续下降,造成原奶相对过剩的矛盾局面。同时,在关键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的背景下,我国乳企不仅面临断供风险,还需承担高昂的进口费用。一旦突破乳品深加工技术创新,就可以利用本土原料生产,减少核心乳品功能基料进口依赖,这是解决原料乳相对过剩和核心基料“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例如,400万吨原奶进行喷粉低价值处理,总价值在140亿元,如果用于生产功能基料,总价值可达到1500亿元。


目前,我国乳业深加工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消费者日常食用的天然动物奶油、黄油、奶酪,主要是进口产品或以进口原料为基础的加工品。以恒天然、菲仕兰、Arla为代表的海外乳企代表,通过构建完善的乳深加工产业链,实现从牛奶到奶酪、奶油、黄油、无水奶油品类产品的全覆盖。而国内企业由于缺乏乳深加工技术,且深加工附属产物难以妥善处理,乳深加工水平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稀奶油、黄油、无水奶油等乳业深加工产品均是奶酪副产物。依托新西兰和中国产业布局,伊利从奶酪产品入手,推动乳制品结构调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伊利建设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奶酪生产基地,项目涵盖原制干酪、再制干酪、淡奶油、乳铁蛋白、乳清浓缩液等深加工产品,逐步实现原制干酪、浓缩乳清、乳铁蛋白等关键原料的国产替代。针对海外供应链,伊利2019年完成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威士兰乳业的收购,进博产品“牧恩”黄油就出自该工厂。


伊利旗下大洋洲乳业展出牧恩黄油。


同样布局奶酪深加工项目的还有妙可蓝多。本届进博会,妙可蓝多展示了首款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据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我国奶酪原料主要来自进口,国内奶酪企业在原制干酪领域往往受制于技术、设备、工艺等限制。随着国内奶酪消费市场不断增长,我国对原制干酪的需求日益增长。自2022年开始,妙可蓝多加大原制干酪的研发和生产,吉林工厂成为承担原制干酪生产的核心基地,公司马斯卡彭、布里、原制马苏里拉等产品均出自该工厂。依托国产奶价走低与奶酪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妙可蓝多国产原制干酪的成本已基本与进口原制干酪持平。


妙可蓝多首款国产原制干酪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制茶饮、烘焙、冰淇淋行业发展,作为干酪副产物的稀奶油、黄油、无水奶油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化率也在提升。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续金分析称,2020-2025年,稀奶油、黄油、无水奶油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5%、6%、7.5%,消费量分别为27万-28万吨、38万-40万吨、11万-12万吨;2020-2024年,稀奶油的国产化率从20%提升至45%,黄油的国产化率从65%提升至70%,无水黄油的国产化率从20%提升至30%,这三类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5%、30%、70%,呈逐年下降趋势。


进口乳品押宝功能赛道


在爱尔兰食品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中国乳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结构性消费升级正在从“大而广”转向“精而专”。液态奶市场增长陷入瓶颈,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增速放缓,企业亟须寻找新市场和增长突破口。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营养与功能性健康需求不断升级,中老年人对乳制品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低脂、低糖、高蛋白、有机、无添加等功能性乳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需求变化,促使中国乳制品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及原料进行结构性转型。特别是在运动营养品、成人功能性营养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乳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为爱尔兰和欧洲乳业提供机遇。


本届进博会上,法国达能带来多款成人专业营养解决方案,包括针对肿瘤患者设计的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轻度认知障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及高风险人群的营养补充粉剂,针对50岁以上银发人群设计的中老年奶粉等。达能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中老年营养需求是达能在中国市场重点关注的领域,未来将结合市场调研推出不同细分功能的中老年奶粉。


与达能类似,雀巢健康科学在本届进博会展示了多款针对儿童与成人的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产品,贯穿患者从治疗到康复的营养管理路径,同时针对不同临床需求提供精准营养支持。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Kais Marzouki)表示:“首届进博会至今,我们深度参与并见证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的进程。中国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宠物经济、银发经济与健康需求升级等新趋势,为我们带来了增长机遇。”


雀巢进博会展示中老年营养产品。


雀巢婴儿营养首席医务官杨燕涛告诉新京报记者,功能细分是中国营养品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雀巢一方面加强本土产能建设,稳定产业链供给;另一方面依托雀巢全球研发优势与积淀,做到快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结合中国乳品市场健康化趋势,丹麦阿拉福兹(Arla Foods)本届进博会展出了简单配方的可酷优巧克力奶、阿尔乐原味减脂奶油奶酪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口味、包装及健康属性方面进行产品升级。阿拉福兹副总裁兼中国区负责人程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乳品市场的健康化趋势与全球市场同频共振,也给企业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在健康基础上,需要满足口味好、包装新颖、高性价比等特性。结合中国市场特点,阿拉福兹正在研发减糖版巧克力奶产品,奶酪产品也开发了大蒜、咖喱等多种口味。


作为中国乳制品原料主要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旗下原料品牌NZMP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乳粉、乳脂、干酪、乳蛋白及特殊原料,以及以乳蛋白、乳粉等核心原料为基础的创新营养解决方案。在特殊医学营养领域,NZMP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多款针对特殊人群的产品。


恒天然全球原料业务总裁Richard Allen表示,“我们的高价值乳品原料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强劲增长。通过科学驱动的创新,依托新西兰的草饲传承和乳品专业知识,恒天然已具备充分优势,能在这个关键市场中提供满足多元健康需求的高品质乳品营养,支持行业增长并推动产品创新。”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穆祥桐

本文图片 郭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