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大促期间,贵州茅台、五粮液、水井坊、舍得酒业、贵州习酒、国台酒业等至少8家头部酒企以及地方酒企发布告知书与声明,公布官方授权店铺的同时点名部分非授权店铺。一方面,酒企在声明中直指部分打着“百亿补贴”幌子低价售卖假冒、侵权产品的乱象,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授权渠道购买;另一方面,此举也被解读为酒企线上的“渠道保卫战”,旨在通过管控渠道秩序实现稳定价格体系。

白酒新一轮周期,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成为普遍现象,一些酒商低价抛货以缓解现金流紧张,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尽管近两年酒企采取控货稳价措施,却仍难改变价格倒挂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反映了头部酒企对渠道现状的充分认知,对其核心产品的量价策略也在逐步向控量挺价的方向转变。

半个月至少8家酒企发布渠道声明


尽管此前“双11”“618”大促期间,部分酒企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低价产品,但今年的“双11”酒企集体发声尚属首次。自10月14日茅台公布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查询途径以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至少有8家酒企发布了关于渠道店铺的授权情况。


其中,五粮液已连续发布四封消费者告知书。此前,五粮液已多次在“双11”期间发布致消费者的告知书,公布线上线下授权店铺;2024年11月,其还发布了一组当月抽检数据,其中提到根据对消费者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12%系假冒产品。在这些假冒产品里,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买凭证,14瓶来源于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还有4瓶来自非授权店铺。

在今年“618”大促期间,五粮液发布的消费者告知书中再次公布检测数据,今年1-5月,公司累计为电商平台消费者提供1610瓶五粮液产品的免费鉴定服务,经鉴定,其中假冒产品268瓶,占鉴定总数的16.65%。

在今年“双11”期间,五粮液发布的第四封消费者告知书首次发布部分非授权店铺名单,既有传统电商平台店铺,也有短视频平台以及即时零售店铺,其中还包括多家平台的酒类相关销售频道、旗舰店和超市等。这一名单的公布也引发了关注。

除了茅台、五粮液,习酒、国台酒业、水井坊、钓鱼台酒、贵州酱酒集团有限公司、舍得酒业等也相继发布了相关声明,提到非授权店铺并公布了线上线下授权店铺名单,坚决打击假冒、侵权行为,提醒消费者注意非授权渠道的商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

去年以来,多家酒企均就线上平台非授权店铺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风险发声,呼吁消费者在公司授权渠道购买。有酒企称,由于非授权店铺的货源渠道未纳入公司产品管控与追溯体系,可能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问题,且无法通过公司溯源系统查询验证,难以确保所购产品为正品。同时也提到,若从非授权渠道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索赔、维权等需求难以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支持。

除了提到非授权店铺,五粮液、习酒在其消费者告知书以及声明中还提到了开盖、开瓶酒的违法乱象。其中,习酒提到不对市场上出现的开瓶酒、开盖酒等违规习酒产品提供任何检验服务,不对其承担质量保证责任,且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此前新京报曾多次调查线上售卖开瓶酒、开盖酒现象,其中多家店铺售卖低价开盖圆习酒,有店铺称其所售的低价圆习酒系被开盖扫过积分的酒。这类酒售价较官方渠道便宜近半,但也因开盖无法追溯或查验真伪,而开盖后二次销售的行为也属于违法。

飞天茅台跌破1700元


事实上,今年的“双11”,酒企纷纷公布授权店铺,一方面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酒企主动占领线上获取新增量市场的意图,同时对线上渠道价盘控制的急迫性。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在提及价格倒挂的情况时指出:当前库存压力高企与价格倒挂普遍化,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0%,存货量同比增加25%;与此同时,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60%的企业,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供需失衡与渠道压力的加剧。

根据上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T9白酒品牌过去五年的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看,茅台酒作为传统白酒价格风向标,2022年至今飞天茅台(专卖店)价格持续下跌,总跌幅高达36.15%,而渠道价已跌破2000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高端宴饮、公务宴饮用酒,茅台酒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充分说明相关消费场景的巨大变化,该变化与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息息相关。除茅台外,其他T9品牌产品价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君品习酒过去五年跌幅高达39.82%,洋河梦之蓝M9(23.16%)、郎酒青花郎(21.79%)、古井贡古20(18.03%)、汾酒青花30(14.67%)过去五年价格累计跌幅均在10%以上。

随着多个电商平台满减、百亿补贴等促销活动的开展,名酒品牌产品均价持续走低,“低价引流”策略也加剧了不少名酒旗下核心畅销品价格倒挂现象。

今年“双11”期间, 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店铺的团购下单价跌至1499元/瓶,显示“双11”补贴374元。而在其他电商自营渠道也均跌破1800元/瓶,某即时零售平台售价1650元/瓶。而其他千元价格带产品,如53度500毫升君品习酒在某即时零售自营渠道售价仅600多元,习酒窖藏1988从去年500多元的市场售价跌到如今的300多元。

另据酒类行情监测平台“今日酒价”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飞天茅台批价出现明显起伏。其中,10月15日的“双11”大促启动当天,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760元/瓶,随后价格出现起伏,至10月31日,该酒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640元/瓶。11月4日,该酒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640元/瓶,较前一日出现5元回升。不过,这一价格较2021年峰值的3100元左右,已然接近腰斩。

记者从一位酒商处了解到,作为头部酒企的茅台等品牌,价格持续下行也将会挤压其他白酒的价格空间,这让区域酒品牌面临更明显的价格下滑与倒挂。同时,由于不少酒商的库存量大,如果不低价抛货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只能低价甩货给各渠道以自救;还有一些酒商通过违法售卖开瓶酒、开盖酒等,甩货的同时,套取厂家营销政策费用,加剧了市场价格混乱,难以保证产品品质。


企业加码控价盘、稳价格


渠道低价抛压存货,倒逼白酒厂家对价盘管理的重视。同时,白酒上市企业三季报的出炉,让价格倒挂等问题更为凸显,控价盘、稳价格也变得更为严峻。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头部酒企已对渠道现状形成充分认知,其针对核心产品的量价策略也在逐步向控量挺价的方向转变。目前渠道端盈利能力已较为承压,不少代理品牌商已经处于亏损运营,甚至负毛利的境地。这种持续的亏损状态,将倒逼上游酒企正视其量价策略,以维护各方相关利益。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企业发布的财报显示,仅贵州茅台和酒鬼酒实现业绩上涨,且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涨幅均未超过1%。

招商证券在其研报中提到,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与酒企纷纷控货清理库存、减少渠道压力等有关,并指出:“绝大多数酒企已经放弃全年增长目标,不要求经销商完成目标,同时寻求主动降速以维护渠道健康和价格体系稳健。”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