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2025年海淀区“两区”建设长三角推介会在上海举办,6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与北京市海淀区签署协同合作发展备忘录。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隋晓峰表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卓越的创新资源、共赢的开放环境、宜居的城市品质等,位居“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之首。海淀经济底盘稳健向好,2024年GDP达1.29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贡献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海淀创新生态全球领先,汇聚了清华、北大等37所顶尖高校和2家国家实验室,现有产业空间约4690万平方米,最新发布的产业、金融等10项政策措施总预算超10亿元,抖音、小米等万亿、千亿元级龙头企业从海淀走向世界。海淀营商环境开放共赢,2024年,372家外资企业选择落地海淀,实际利用外资额连续七年全市第一。海淀城市环境宜居宜业,是品质生活最温暖的归宿。“诚挚邀请企业、人才与海淀携手,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共创佳绩,在开放包容的生态里共赢未来。”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新路推介道,海淀以高质量孵化器政策为抓手,对引领型孵化器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通过“揭榜挂帅”政策打破传统门槛限制,最高1亿元对揭榜单位给予支持。针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领域,海淀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痛点实施“精准滴灌”,优化相适配的产业生态。同时,海淀还发布梯度培育政策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助力,针对人才、金融等要素精准施策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

以海淀区东升镇为例,目前该镇已建成科技园区超290万平方米,形成以海淀AI原点社区和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新兴领域。西北旺镇地处海淀北部,区域内产业集聚度高,现有上市公司总部27家,企业1.7万余家,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汇聚滴滴、快手、微纳星空等龙头企业。中关村温泉科技园总规划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聚焦“未来智造”硬科技产业,从孵化、加速、到研发总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创生态服务。实创股份负责北京自贸区海淀组团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以“空间+服务+投资”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医药健康四大产业集群。海开园以数字能源为核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致力于构建“一集群、一走廊、两大示范区”的核心产业布局。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