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萍)11月3日,新京报记者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获悉,《川派小吃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川派小吃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显著高于餐饮行业整体增速。 未来5年,下沉市场将成为川派小吃最重要的增量来源。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小吃快餐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小吃市场规模约6500亿元, 其中川派小吃约2000亿元, 凸显出川派小吃的核心地位。地域分布显示,川派小吃“高度集中”,其中成都贡献了全省超45%的小吃门店数量(突破12万家)及60%的销售额。乐山、绵阳、自贡等次中心城市形成次级增长极。乐山市作为川派小吃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餐饮市场主体超过25000家,全市餐饮收入约百亿元。

《报告》显示,在供应链体系方面,2024年川派小吃冷链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在人才培养方面, 四川省已形成覆盖中职、 高职、 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全省目前有60余所院校开设了川菜烹饪、餐饮管理与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年输送专业人才近2万名。

《报告》同时指出,川派小吃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如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 不充分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多元突破不足,健康发展体系未形成, 产品品类单一、 健康理念融入不深以及产业价值生态挖掘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报告》认为,国内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为川派小吃开辟了广阔的新蓝海。根据美团研究院《县域餐饮消费报告》,川派小吃在县域市场的订单量增速达到38%, 是增长潜力最大的品类之一。


商务部推进的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 和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建设,重点支持早餐工程、社区食堂、特色小吃进社区。具备高性价比、高便利性和强地域风味的川派小吃,天然契合社区化、 小型化、 便民化的发展趋势,下沉市场将成为未来5年最重要的增量来源。

编辑 王琳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