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上,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就乳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成果进行了介绍。“十五五”期间,该中心将重点打造深加工示范线,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绍,牛奶营养成分全面且均衡,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无论是孩子成长所需、中老年骨骼健康,还是运动人群的蛋白补充,都能从牛奶中找到答案。但牛奶功能成分含量较低,难以直接满足特殊用途的需求,如14吨左右牛奶才能提取1公斤乳铁蛋白,需要通过浓缩、分离等深加工技术,高效提取牛奶中的活性成分,将其制成功能性产品。
通过深加工技术,乳业可推动市场产品优化,有效拓展市场边界。据了解,欧美在乳品深加工领域长期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中国深加工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如作为优质蛋白补充领域的核心品类乳清蛋白,我国仅2024年就进口乳清粉66.1万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专家认为,“乳铁蛋白尚未列入特医食品单独组件,一旦政策破冰,将直接打开医院临床营养50吨级新增需求,规模或超百亿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信部2023年开展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揭榜工作,中国乳业头部企业递交建设方案,投资额达百亿元。伊利在呼和浩特建设了全球领先的乳品深加工工厂,可生产脱盐乳清、乳铁蛋白等多种深加工产品。由伊利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在深加工领域取得多项领先成果。
编辑 唐峥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