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10月31日,距离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倒计时5天,海运进博展品入境进入尾声。


10月30日23时30分许,日本籍 “第一致敬” 轮稳稳靠泊洋山港四期码头。随着两个装有进博会展品的集装箱迅速卸下并转运至专用堆场,这批因海运延误的展品终于顺利通关入境。


据了解,该箱柜里装着德国卡赫公司准备通过本届进博会向全球首发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主机和配件以拼箱的方式被分装在两个集装箱中,原计划于10月20日左右运抵上海,但是载运展品的船舶在青岛港变更了航线,导致船期延误了近10天。船期的变化打乱了布展节奏。


“11 月3日进博会闭馆待展,展品必须在11月2日前完成进馆安装。所以每耽误一天,风险就多一分。”展商坦言。


展商随后向上海边检求助,上海边检总站成立协调工作组,指导船舶靠泊地洋山边检站跟进展商需求,确认船舶航行轨迹,估算船舶最晚抵港时间,研究到港后提速方案。“这条船本来计划停靠青岛港后再到洋山港,现在中间增加了韩国釜山港,航程变化加上作业时间,整个周期就变得更长了。”洋山边检站指挥中心民警陈文朋表示。展品从船舶到展台,还需要经过船舶靠港、装卸作业、通关查验、运输进馆等诸多环节。要把海运延误的时间抢回来,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各环节严丝合缝。


10月29日17时,洋山边检站接到船舶预报动态后,迅速电话联系代理获取船舶和人员信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办理船舶入境预检手续,确保船舶抵港即可装卸作业。同时将情况通报相关口岸单位,船舶进港当晚,引航站快速精准引航,码头运营方优先安排卸箱作业,多方接力跑好展品快速入境中转接力赛。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