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爱康集团发布《2025版中国女性健康粉红报告》(以下简称《粉红报告》),报告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在爱康集团旗下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298.38万位(319.65万人次)成年女性体检用户(18岁及以上)。报告显示,在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女性用户中,超六成检出乳腺增生,42.26%的人被发现有乳腺结节。其中,乳腺结节的检出率近年来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17.17%上升至2025年的42.26%,七年内增长超过一倍。


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指导,旨在通过多维数据解锁最新女性乳腺健康状况与趋势,推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理念深入万千女性心中。


超四成女性检出乳腺结节


本次报告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在爱康集团旗下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298.38万位(319.65万人次)成年女性体检用户(18岁及以上)。其中,283.16万位成年女性参加了乳腺相关检查(包括乳腺外科检查、乳腺影像检查、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或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248.11万位成年女性完成了乳腺超声检查。


在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女性用户中,超六成检出乳腺增生,42.26%的人被发现有乳腺结节。其中,乳腺结节的检出率近年来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17.17%逐年递增,并上升至2025年的42.26%,七年内增长超过一倍。2025年乳腺结节实际检出率与《2022年中国女性健康粉红报告》中预测的2025年乳腺结节检出率43.48%非常接近。


《粉红报告》预测,在不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国家卫生政策及其他影响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到2028年,乳腺结节检出率预计将超过50%。



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结节的检出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18-29岁、30-39岁女性检出率分别为37.30%、43.81%,“上有老下有小”的40-49岁女性,成为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达53.12%,可能与这一年龄阶段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波动有关。在50-59岁、60岁及以上人群中,乳腺结节检出率开始逐渐下降,分别为40.38%、27.83%。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历年《粉红报告》数据,乳腺结节已经悄然“盯”上了年轻女性,18-29岁女性乳腺结节检出率已从2022年的26.86%升高至2025年的37.30%,涨幅近40%。


从地域分布来看,经济实力和竞争压力一起“遥遥领先”的东部地区乳腺结节检出率最高,达43.73%,中部地区为39.24%,西部地区最低(35.85%),这一趋势与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乳腺癌发病率在地理分区分布上呈正相关。



地区间女性筛查意识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以地处中原的郑州市为例,女性乳腺超声参检率为80.62%,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83.15%),反映出当地女性筛查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同时,郑州市女性乳腺结节检出率为41.22%,略低于全国均值。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为乳腺健康撑起“保护伞”


尽管大多数乳腺结节属于良性病变,但仍有1%-2%可能发展为乳腺癌。《粉红报告》显示,在298.38万位的女性体检人群中,爱康集团已随访到乳腺癌719例,后续随访工作仍在进行中。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远离乳腺癌这一“粉红杀手”的重要措施。爱康建议,中国女性从35岁开始,乳腺检查频率建议一年一次;超过35岁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缩短到半年一次;有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则需要从18岁开始定期筛查。除触诊外,可结合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肿瘤标志物等针对性检查。



部分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已写入基因。研究发现,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更易受到乳腺癌“攻击”。而通过BRCA1/2基因检测可以提前直面“天命”,提前评估自身风险并及早干预。2018年11月至2025年8月,共计有470738位爱康用户进行了BRCA1/BRCA2基因检测,其中有2263位用户的BRCA1/BRCA2基因存在致病变异,致病变异率为0.48%。这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爱康集团和南方基因在2021年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的论文中的数据(女性和男性)基本一致。


对于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或通过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发现异常但性质不明者,可以考虑采用乳腺磁共振进一步检查,这种方式对乳腺癌检出的高敏感性,有助于“揪出”其他影像学检查难以检测的多灶性、多中心性肿瘤。


为助力女性争取乳腺癌防治先机,爱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设立了4家爱康·她中心,提供乳腺肿瘤“筛、诊、疗”一体化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如在体检中发现乳腺结节,对于符合适应证(BI-RADS分类结果是3类或4A类,结节≤3cm)的女性,可抓住微创手术宝贵的窗口期,通过乳腺微创旋切术完成活检,以获取更加精准的病理结果,并将可能的病灶进行切除。


宫颈癌和卵巢癌:

女性健康的另两大“沉默杀手”


除乳腺癌外,宫颈癌和卵巢癌也是暗藏在女性身边的“沉默杀手”。宫颈癌更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位居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TOP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粉红报告》显示,2023年3月1日到2025年8月15日,爱康集团联合南方基因对177871位体检女性进行了HPV检测,其中29872人(16.79%)感染HPV,10.73%为高危型HPV感染。



并非所有高危型HPV感染都会发展成宫颈癌。对于HPV阳性人群,HPV病毒DNA整合检测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癌前病变风险分层信息,帮助识别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个体,制定个性化监测与治疗方案。此外,宫颈癌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接种HPV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相关疾病风险。


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癌症之一,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早期筛查成为打破“沉默”的关键。爱康引进的泌思优-卵巢癌外泌体检测项目,通过体外测定人血清外泌体中的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和补体成分5a(C5a)浓度,然后进行卵巢癌评分,能够有效提升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6223位成年女性参与泌思优-卵巢癌外泌体检测,其中29人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79‰。在阳性结果中,已经随访到一位卵巢癌患者。



文/张秀兰

图/企业供图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