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新京报AI研究院与Xsignal联合发布2025年9月“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本榜单根据AI应用的全媒介声量梳理出了2025年9月排名前20的国内AI应用,并同时统计了应用的MAU(月活跃用户)数据。从这两项数据的对比,可以窥见国内AI应用发展趋势。
图片中,左侧的红色柱状指标为AI应用声量数据(核心指标为AI应用用户发文总量,实时覆盖新闻、社交媒体、短视频、垂直社区、金融财经等800+内容平台数据),反映了应用受关注的程度和讨论度,一定程度上代表其未来发展潜力。右侧蓝色柱状指标为AI应用月活数据,代表了应用当前的真实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新京报AI研究院梳理发现,豆包、夸克、DeepSeek依旧占据双指标头部位置,其中豆包、DeepSeek的月活数据依旧已破亿量级显著领先,而豆包的声量数据由于显著高于其他APP,未按照实际尺寸比例在图片中展示(以闪电图标提示)。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小艺、Qwen首次出现在声量榜单中,讯飞星火则“杀回”了榜单前20。而随着开学季的结束,海豚AI学、讯飞AI学两个教育类APP从声量榜单中消失,Kimi也在发布K2大模型引发一波关注后重新回归低调,跌出了声量榜单。
本次发布是继9月25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发布2025年8月数据后,“全媒介之星”应用榜单的又一次更新。
声量前八名维持原样 豆包、DeepSeek月活用户“一骑绝尘”
从总体排名来看,今年9月,在AI应用的声量数据方面,榜单中前八名分别为豆包、AI抖音、夸克、即梦AI、腾讯元宝、DeepSeek、Lovekey键盘、纳米AI。环比8月份排名数据,上述8款APP虽然细节排名有所升降,如腾讯元宝的声量超越了DeepSeek,AI抖音与即梦两个字节系产品前者排名上升后者排名下降,但总体来看前八名仍旧为这8款APP所占据。
不过,豆包虽然仍然排名第一,但其声量数据已经从8月夸张的1535.93万下降到了9月的754.26万,显示其讨论度已经开始下降。不过该数据依然远超排名第二的AI抖音(199.04万)和排名第三的夸克(184.49万)。DeepSeek的声量数据也在9月环比下降,并在排名上被AI抖音和腾讯元宝“反超”。
而在月活用户数据方面,豆包和DeepSeek“一骑绝尘”,分别达到2.58亿和1.8亿。其中豆包的月活用户数据环比8月上涨12.27%,DeepSeek月活用户数据环比8月上涨7.37%。
声量排名:华为小艺、Qwen、讯飞星火杀入榜单,海豚AI学、Kimi、讯飞AI学退出
相比8月,9月的声量数据榜单中大部分APP均是“老面孔”,有3款APP从榜单中消失,3款APP进入了榜单。
其中,华为小艺、Qwen首次出现在9月榜单中。消息面上,9月24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一口气连发7款模型,并带动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单日上涨9.16%,这也提高了阿里旗下千问(Qwen)模型的热度。华为则在9月的多场发布会上对小艺的多项功能进行了升级,包括拟人事实音视频通话、车载小艺的真人感交互功能等。此外,讯飞星火也在8月跌出榜单后在9月再度“回归”。
而海豚AI学、Kimi、讯飞AI学3款出现在8月榜单中的APP则没有再次出现在9月榜单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款APP为AI教育类,在9月初的开学季结束后,其声量也“后继无力”跌出榜单,教育类AI应用的“开学季依赖症”凸显了场景化流量的局限性。而Kimi则在发布K2大模型后再度进入新一轮研发周期,保持对外低调。
附:2025年8月“全媒介之星”中国AI应用榜链接: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58808054129254.html?shareuser=160442704514713
出品:新京报AI研究院、Xsignal
报告撰写人:罗亦丹
编辑 袁秀丽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