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湖科技”)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宣布公司董事、总经理应军因工作调整辞去相关职务,同时聘任闫晓林为新任总经理。新上任的闫晓林曾担任星湖科技子公司——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品生物”)总裁。而伊品生物正是星湖科技在2022年通过一次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所纳入的重要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该次并购不仅为星湖科技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动力,也助力公司实现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与规模效应。业内认为,闫晓林的上任,或是星湖科技为了深化整合、加强管理协同而作出的战略性人事安排。


应军离职闫晓林接棒


星湖科技日前发布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应军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委员和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资料显示,应军出生于1973年8月,曾入选广州市委组织部“羊城国企优才计划”人才库,获评“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应军2014年6月开始任职广州白云山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11月开始任职泰康健康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储备社区总经理、广州泰康粤园医院院长,2019年9月开始担任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8月开始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直至此次离职。


同时,星湖科技宣布了新总经理的人选。公告称,根据公司经营需要,经董事会提名及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董事会会议决定聘任闫晓林为公司总经理,同时免去其副总经理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闫晓林出身于伊品生物,从2006年开始,闫晓林在伊品生物历任董事、总裁助理、副总裁、总裁,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担任过伊品生物董事长,2023年9月开始担任星湖科技副总经理及董事。而伊品生物正是在原总经理应军任内完成收购的关键资产,该笔交易也成为星湖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转折点。


曾“蛇吞象”并购伊品生物


回溯并购过程,2022年3月,星湖科技披露,控股股东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新集团”)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星湖科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广新集团、伊品生物等股东持有的伊品生物全部或部分股权。彼时广新集团已经持有伊品生物43.78%的股权,并委派3名董事,成为控股股东。根据重组安排,广新集团将其持有股权全部转让给星湖科技。


随着此次收购,伊品生物成为星湖科技控股子公司。不过,外界称此次交易为“蛇吞象”,主要因双方规模悬殊:2020年、2021年,星湖科技营收分别为11.16亿元、12.35亿元,净利润为1.49亿元、1.06亿元。而伊品生物同期营收分别为110.81亿元、146.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87.34万元、3.66亿元。


这一收购无疑将星湖科技的体量推向更大规模。资料显示,伊品生物主要从事玉米深加工行业,主要产品为动物营养氨基酸、食品添加剂、增鲜类调味品及复混肥等,其在氨基酸、味精等生物发酵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产能,是国内味精行业三强之一(梅花生物、阜丰集团、伊品生物),在此次收购完成后,星湖科技一跃成为氨基酸行业头部企业之一。


这也体现在业绩方面,2024年,星湖科技实现营收173.34亿元,实现净利润9.43亿元,其中伊品生物实现营收160.01亿元,占星湖科技报告期内营收的比例为92.31%。2025年上半年,星湖科技实现营收81.60亿元,实现净利润8.36亿元,而伊品生物就为其贡献75.89亿元营收和8.35亿元净利润。


此前市场分析认为,星湖科技与伊品生物同属生物发酵行业,产业链契合度高。此次收购会促成双方在技术研发、销售渠道、采购资源与融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星湖科技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也表示,公司并购重组伊品生物后,一体推进“战略、研发、财务、业务、组织”五大融合,双方在现有业务产业链上相互延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业务能力和产品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星湖科技在完成“蛇吞象”并购后,已从单一的食品添加剂企业转型为具备完整生物发酵产业链的综合性公司。此次闫晓林上任新任总经理,可能为并购后业务深度整合提供组织保障。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