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每年的10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主任医师莫雪莉教授介绍,乳腺癌治疗正告别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的阶段,进入精准诊疗新时代。其提醒,女性朋友要警惕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血性分泌物、乳房皮肤异常、乳头凹陷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常见警示信号,可每月进行一次自检。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42万,死亡约12万例。随着创新疗法日益可及与临床诊疗不断迈向精准化、个体化,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已显著改善。莫雪莉强调,乳腺癌治疗正告别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精准诊疗新时代。临床中,可根据分子分型为患者定制方案,包括内分泌、靶向及免疫治疗等,过去“无药可用”的困境也已被单靶、双靶、TKI及ADC等多种创新药物突破。她指出,随着新药不断涌现和治疗策略优化,乳腺癌正逐渐转变为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治疗目标也从单纯切除肿瘤,拓展为延长生存并保障患者身心与社会功能,真正实现“活得长,更要活得好”。


不过,晚期患者及其家庭仍面临治疗难度大、经济负担重、社会歧视与心理压力等多重挑战,早期发现尤为重要。莫雪莉提醒广大女性,应注意乳腺癌的常见警示信号,包括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血性分泌物、乳房皮肤异常、乳头凹陷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女性可每月进行一次自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自检方法包括:视诊——镜前观察乳房对称性及皮肤、乳头变化;触诊——用三指指腹检查乳房和腋窝是否有肿块或硬结;挤压——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出现单侧、单孔的血性或清水样分泌物。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