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正式落幕,消费市场交出亮眼答卷。交通运输部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8日国庆中秋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增长6.2%。
与此同时,地方消费数据同样表现抢眼。上海市商务委数据显示,假期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796亿元,同比增长3.0%,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幅超10%。
然而,在出行、餐饮、住宿等本地生活消费全线飘红的表象之下,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以AI(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已彻底取代过去传统的“流量补贴”模式,成为各大平台角力的全新战场。从用户出行前的智能行程规划,到商家后台的动态服务调度;从打开App时精准推送的个性化推荐,到线下消费时优化升级的体验细节,AI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度重塑本地生活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这个假期的消费体验变得更加“懂你”。
从“规划”到“服务”,AI 接棒流量补贴成平台角力核心
10月1日清晨,北京消费者王女士打开外卖App规划中秋家宴,平台自动推送的“四世同堂团圆套餐”让她眼前一亮——不仅符合家庭口味偏好,还贴心安排了儿童座椅和长辈专用餐具。“连我不吃香菜的习惯都记得。”王女士的惊喜并非个例。
这个假期,越来越多用户发现,手机里的生活服务App仿佛“开了窍”,推荐的商品、套餐总能精准命中需求,而这背后,正是AI推荐系统的“功劳”。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玩家,美团在假期前的动作尤为引人关注——其首款AIAgent产品“小美”App官宣开启公测,并在“双节”期间正式投入使用。与传统推荐不同,“小美”通过AI驱动的深度交互与需求挖掘,构建用户的“全方位画像”。数据显示,假期期间,通过“小美”AppAI推荐系统促成的餐饮预订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另一边,抖音则凭借短视频生态优势,将AI推荐玩出了新花样。平台算法通过识别用户观看、点赞、评论旅游视频的行为,构建动态兴趣图谱。抖音数据显示,受8天超长假期推动,大众出游、购物休闲热情高涨,带动线下多类消费强劲增长。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地方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6%。在此期间,中秋送礼、应季焕新等需求爆发,带动美妆个护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除了餐饮消费,AI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同样“圈粉无数”。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更多旅客开始使用AI旅游助手。携程、同程、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AI旅游助手。
北京的张先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他通过飞猪AI系统定制的“京郊骑行之旅”,不仅包含每日路线规划,还实时整合了沿途住宿信息、天气预警、热门景点信息和途经博物馆的历史。“系统甚至提醒我带防晒霜的SPF值,因为那几天紫外线指数会飙升。”
飞猪平台的数据印证了AI旅游助手的受欢迎程度:假期期间,平台上AI助手的日均使用用户数环比暑期增长超5倍,其中“AI拍照讲解”功能更是成为“爆款”——用户对着展品、景点、建筑等拍照,即可享受专业级的语音讲解。10月3日当天,随着各地游客进入景区游览高峰,该功能的使用量迎来峰值,单日调用次数突破百万次。
同程数据显示,平台上通过AI旅游助手规划国内游行程后实现闭环预订的用户数量相比“五一”假期也显著增长。
AI向消费级扩散,资本市场聚焦 “新风口”
在AI改变用户消费体验的同时,这场技术革命也正在为中小商家带来“新机遇”。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小店纷纷迎来排队长龙:在广西北海,10月1日中午1点,越乡小厨的叫号已经到了300桌,而店里只有65张桌子。这家滨海小城的海鲜馆子,逆袭拿下了高德扫街TOP100美食榜的全国第一名。
“最近几天,非常多顾客专程过来,还有很多人在店门口拍照打卡,”越乡小厨的老板说,“我们只是一个小镇餐厅,这么小地方的小生意能出圈,真的想不到”。
今年8月份,高德地图宣布全面AI化,将地图导航服务演进为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决策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要用AI探索打造一套全新线下服务信用体系,相关生活服务榜单将持续通过引入芝麻信用分,并以AI有效识别并过滤虚假信息,确保用户评价的真实可信。高德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商家热情很高,我们希望通过系列行动,帮助大家既减负也增收,切实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带来客群数新增量和AI新机遇。”
这个假期,AI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更呈现出从“企业级应用”向“消费级市场”加速扩散的趋势,这一变化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国庆中秋双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其中科技股持续活跃。
以全球AI巨头OpenAI为例,其近期在C端(消费者端)的动作频频,受到全球资本市场关注:9月30日OpenAI发布的Sora 2产品引爆社交媒体。除了Sora 2的火爆,资本市场讨论更多的是9月25日发布的ChatGPT Pulse产品,能根据聊天、反馈和日历等关联的信息提供个性化推送。AI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陪伴”,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从基础设施到消费者应用,AI的发展进程,在我们的十一假期中加速演进。“今年促消费政策力度空前,国产AI大模型技术突破,互联网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有了更好的政策和工具支撑。企业要抓住政策红利,发挥好数智化能力,共促平台商业生态繁荣。”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说道。
这个“双节”,AI不再是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融入出行、餐饮、旅游每一个场景的“生活助手”。他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假期的服务消费显著增长,新消费场景的形成有效提升了服务业的附加值。节日期间强劲的消费场景反映出,在国民经济整体改善的背景下,消费者的预期正在趋于稳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