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一假期,海外市场可谓迎来“多事之秋”,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分化。海外股市整体走势偏强,风险资产普遍上涨,数字货币亦再度走强,其中,国际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


节后A股将如何演绎?哪些资产类别可能蕴藏上涨机会?对此,机构观点有所分歧。有券商认为,节后开盘A股上涨概率较大;也有券商坦言,预计市场大概率呈现震荡格局;另有机构指出,节后指数表现需关注量价配合的情况。


多家券商也指出,后续市场表现或受海外降息节奏及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等风险因素影响。


海外市场迎多事之秋,黄金价格暴涨


十一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十分热闹,有分析师直言,这引发了资产价格连锁反应。其中,纽交所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同时,风险资产普涨,数字货币再掀升势。


广发证券指出,本轮金价上涨从8月第四周开始,主要由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央行购金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向后看,三个逻辑暂未变化:其一,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率仍在高位;其二,央行购金的结构性需求构成支撑,ETF资金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亦形成新增边际买盘;其三,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强化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


此外,长假期间全球股市整体偏强。对比9月30日至假期末收盘价来看,亚太股市主要股指涨幅领先,日经225指数涨超6%,韩国综合指数涨超3%,美股中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均小幅微涨。


兴业证券指出,国庆期间海外权益市场普遍上涨,其中科技股是主要驱动力。一方面美国偏弱的宏观数据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对科技、医药等板块形成利好,也有助于全球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改善;另一方面近期AI应用领域出现新进展,叠加AI基础设施投资利好消息频出,科技板块有所提振,推动整体权益市场上涨。


节后股市表现机构有分歧,这几个行情或藏上涨玄机


展望后市,多家券商持乐观态度。中泰证券指出,总体而言,节前市场情绪温和乐观,在科技主线成长性持续的背景下,节后开盘上涨概率较大。从资金面看,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两融余额维持较高水平,市场平均担保比例回升,表明多头资金整体看好节后走势。从假期海外情况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股市多数上涨,A股节后存在一定补涨空间。


浙商证券指出,预计A股节后开盘大概率是震荡格局。展望后市,预计上证指数有两种运行路径:一是直接突破前高形成日线5浪结构;二是先进行区间震荡,此后再行突破。基于“战略看多A股走势战术执行细化操作”的判断。


东吴证券则指出,传统日历效应下,国庆节后市场多呈“涨多跌少”的格局,而本轮节前2个交易日已出现资金提前博弈反弹的动作,因此节后指数层面需重视量价的配合情况。


展望四季度,中泰证券认为,科技主线短期虽受美国关税扰动及地缘风险情绪影响,但整体风险可控,科技板块内部预计将呈现“高位震荡—中游切换—下游扩散”的轮动格局,主线仍以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相关方向为核心。


东吴证券认为,四季度胜负手来自顺周期和低位科技分支:对于顺周期板块,四季度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相关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出台,叠加前期反内卷推进,经济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进而改善市场对来年经济的预期,推动顺周期行情的开展;对于低位科技分支,基于产业趋势确定性和赔率思维,在AI产业链中相对滞涨的分支“另开一桌”将是不错的思路。


浙商证券建议,若遇到上证指数回踩震荡区间下沿,则以逢低增配为主,依旧中线看多做多。行业配置方面,建议绝对收益资金重点关注有补涨需求的券商板块,同时盯紧近期走势稳健、利好频出的地产板块;考虑双创指数目前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建议相对收益资金采取“三项对策”:一是采取上升趋势线或相关均线作为操作依据;二是区分中短仓位,短线仓缩短操作周期;三是在科技板块内“高切低”,不断发掘年线附近的补涨品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