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资本与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这条赛道清晰的盈利点究竟在何方?在9月28日在中关村车机人论坛上,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未来5年到10年将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出清的关键阶段,工业巡检、城市治理两大领域是低空经济赚取“第一桶金”的关键。


低空经济的“第一桶金”来自哪里?朱胜利表示,在初期,工业巡检和城市治理将是赚取“第一桶金”的两个核心市场。工业巡检本身就是刚需,让无人机替人去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巡检会更安全,这个市场在低空经济概念提出前就已存在。而城市治理在政府推动执政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让无人机去发现火情、查看交通情况、巡查水域安全情况等,节省人力成本。虽然千行百业最终都会成为低空经济的一部分,但在发展初期,这两个市场是能够实现稳定经济效益的起点。


在朱胜利看来,低空经济产业链会成为下一个十万亿级产业。各地纷纷成立低空经济运营公司,有计划地将产业链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


但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从“一拥而上”到“大浪淘沙”的阶段,最终筛选出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是在5年到10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在自身细分市场存活下来的。现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涌现了上百家公司,必然伴随着不断的竞争和跌倒。事实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公司资金链断裂或关闭,这反映出当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当前低空经济面临“叫好不叫座”的质疑,朱胜利认为,低空经济要发展好,关键在于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空中交管系统的建设、空中红绿灯的打造、无人机起降点的配备、5G基站和北斗地面站的建设,以及航线如何规划更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属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行业健康发展的下一个关键,是真正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规范,从顶层设计到测试认证进行全面赋能,让产业链能够循序渐进地发展。这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强制性标准的制定,亟待在今年、明年逐步落地。


谈到未来,朱胜利颇有信心,“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级应用,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的,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在国外是没有先例的。”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