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9月19日,毕马威中国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第74版)中文版(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约1%,均创下历史新高。

《年鉴》数据显示,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过去5年,可再生能源的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五倍。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在终端用能中的渗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各国有望借助可再生能源打造独立、清洁的能源系统,蕴含巨大的机遇。

从具体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赋能能源转型过程中,带来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从中长期角度看,对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新能源、能源新业态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中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但同时也在可再生能源装机、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的近60%,避免了大量化石燃料进口和碳排放,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能源行业结合共生,中国能源转型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