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联民生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对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进行介绍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国联民生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重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1倍。然而,尽管业绩表现强劲,公司股价年内跌幅却位居行业首位。


就上述现象及后续市值管理规划,国联民生党委副书记、总裁葛小波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市值管理经验,贯彻落实《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规范运作和提升经营业绩为基础,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股东回报方式。


葛小波还指出,下半年将继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服务能力,优化策略和渠道布局,打造精品、特色投行项目;积极申请新的细分业务牌照,提高金融市场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和抗周期能力;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


归母净利润大增逾11倍,下半年有序推进整合工作


国联民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新“国九条”后,首单落地的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2025年1月3日,国联集团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8月8日,国联民生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正式亮相。


合并后的首份财报也于8月出炉。今年上半年,国联民生实现营收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国联民生总资产1853.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72%。


即便剔除民生证券纳入合并报表的影响因素,国联民生业绩仍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国联民生证券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民生证券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两者简单合并为4.22亿元。以此为基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仍实现大幅提升。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自营业务可谓国联民生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6.87亿元,同比高增14052.11%;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紧随其后,前者实现营收11.95亿元,后者实现营收5.44亿元,增幅均超200%。


相比之下,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仅为2.94亿元,同比下滑8.23%。值得注意的是,国联民生母公司口径净资本177.54亿元;风险覆盖率294.23%、流动性覆盖率222.66%,均显著高于上年末。


国联民生在半年报中对证券投资业务增长分析称,上半年,证券投资业务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抓住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重点配置有色、医药、军工等行业,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葛小波则认为,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协同赋能”和“内生增长”为主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进而公司资产规模、客户基础与业务条线均实现跨越式增长。


股价年内跌幅居首,国联民生为何“叫好不叫座”?


亮眼的业绩和合并概念并未给国联民生带来资本市场的青睐。


截至9月15日,年内国联民生股价跌超17%,跌幅位列券商概念股首位。仅从今年7月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升温,券商股也得以重新扛起“牛市大旗”,而国联民生涨幅仅8%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涨幅。


不过,多家证券公司在研报中对国联民生持乐观态度,纷纷给予“买入”“增持”或是“优于大市”的评级。


中泰证券指出,由于国联民生今年开始并表民生证券带来报表规模扩张,以及市场整体交投活跃,上调其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4/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9%/15%/15%,维持“买入”评级。


西部证券也指出,国联民生合并后主体有望在业务及区域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权益市场回暖叠加中报利润表现超预期的背景下,上调其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17.45亿元,同比增长339%,维持“增持”评级。


面对业绩亮眼股价却不振的局面,葛小波回应称,近年来,公司围绕既定战略规划,积极推动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从持续健全公司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稳步提升股东分红回报等方面加强市值管理,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提升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未来,公司将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市值管理经验,贯彻落实《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规范运作和提升经营业绩为基础,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股东回报方式。


谈及下半年的规划时,葛小波表示,公司将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铸长板”战略落地见效,打造更多细分领域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建立完善以资产配置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服务体系,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继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服务能力,优化策略和渠道布局,打造精品、特色投行项目;积极申请新的细分业务牌照,提高金融市场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和抗周期能力;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