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铁打”的第一名,只有“流动”的排行榜。

在房地产市场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央国企保利发展(下称“保利”)、华润置地(下称“华润”)、中海取代了曾经的万科、碧桂园等,成为新一代榜单“霸主”。

在中指研究院和克而瑞研究中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的榜单中,房地产行业最新诞生的“五巨头”保利、绿城、中海、华润、招商蛇口(下称“招商”),它们各显神通、成功霸榜,但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优劣势,保利蝉联“销冠”“营收之王”,很有“面子”,但是要论赚钱,还是归母净利润最高的华润赚到了“里子”。那么,这五家巨头PK,谁的“含金量”更高?


保利有“面子”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全口径销售额前三名的房企分别为保利、绿城、中海,销售额分别为1451.71亿元、1222亿元和1201.5亿元。华润、招商分别位列第四名、第五名,对应销售额分别为1103亿元和888.9亿元。

保利仍然处于“销冠”地位,但绿城、中海、华润销售额“咬”得紧,相差不大。这四家房企在上半年销售额都过了千亿,与第五名招商拉开了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指研究院的排行榜中,绿城的全口径销售额加上了代建部分。若不算代建部分,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保利、中海、华润为前三名,绿城就退到了第五位。

从营收规模来看,保利是上半年行业内唯一一家营收超千亿的房企,达到1168.57亿元;华润依然实现了营收双位数增长,其上半年营业收入949.21亿元,同比增长19.96%;中海营收832.19亿元,位居第三位。


其实,保利的第一名是来之不易的。在此前多年“保三争一”的口号下,保利铆足劲拿地扩储,目前,其土地储备已经达到了约1.14亿平方米,稳居行业第一,比中海和华润加起来的土储规模还要大。

但是,保利的土储中有不少是之前在三四线城市拿的,所以就能级分布来看,三四线占比为43.8%,二线占比为43%,一线城市占比为12.8%。也正因如此,保利目前面临着来自三四线城市较大的去化压力。

近两年,保利也在“腾笼换鸟”,加大比例投向一二线城市。今年上半年,保利斥资509亿元拿地,仍然位居行业第一,而且上半年保利重点投资一线城市,建面占比达到23.8%。

因此,从规模来看,保利拿了四个“第一”,其销售规模、营收规模、土储规模、拿地金额均位居首位,短时间内其“龙头地位”已难以撼动。

要论进取之心,中海可能很想摘掉“老二”的帽子,其上半年斥资401.1亿元拿地,仅次于保利,且六成都投向了一线城市,前脚75.02亿元在北京海淀拿了地王,后脚就去上海静安、普陀“砸”了118.88亿元。从中海的布局可以看出,它就是要“收割”这轮一线城市回暖中豪宅火爆的“红利”。

华润和绿城也强调了土储的布局结构,华润土储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达到70%,绿城表示其土储中一、二线城市占比已经到80%。

华润有“里子”

从去年开始,华润取代了中海,当上了房地产行业新晋“利润王”。根据上半年“战况”,华润的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18.8亿元,位居第一,并且与中海的86亿元拉开了差距。

然而,华润赶超中海,靠的不是开发,而是收租。今年上半年,华润占总营业额仅21.7%的经常性业务贡献了60.2%的核心净利润,达60.2亿元;而开发销售型业务仅带来39.8亿元核心净利润,同比减少23.8%。经常性业务指的就是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的运营性收入。

华润抢先一步实现了“开发+经营”两条腿走路,尤其是经营业务,不仅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而且毛利率还高。今年上半年,华润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毛利率就达到72.9%,远超开发性业务15.6%的结算毛利率。

其实,中海的毛利率虽然下滑到了17.4%,但是在行业内依然领先,奈何中海的经营性业务规模尚小,占总营收不足5%,对整体毛利率拉动作用甚微。保利也面临一样的短板,尽管正在转型城市运营商,但是其上半年不动产经营收入仅为25.4亿元,与华润的百亿营收贡献相差较远,转型步伐明显慢了。

不仅如此,上半年保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六成。对此,保利发展董事、总经理潘志华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报告期内,因房地产项目结转规模下降,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受行业和市场波动影响,结转项目盈利能力下降,相关利润指标相应同比下降。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公司虽已保持较大强度的增量投资,且增量项目盈利能力较好,但存量项目较多,去库存与盈利改善仍然需要一定周期。”

而绿城也受到了存货的拖累,归母净利润仅为2.1亿元,同比减少了89.74%,一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便是因推动长库存去化,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19.33亿元。

再从净利率指标来看,只有华润和中海的净利率维持在两位数,分别为15.47%和11.45%,而保利、绿城、招商已经降到了个位数,其中,绿城最低,已经降到了2.27%。

所以,对于保利、绿城、招商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保“利润”。

谁是“大哥”?

在房地产行业告别“三高”发展模式后,安全是放在首位的。

从安全角度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华润和中海“底子”更厚,在手现金超千亿,且净负债率都低于40%;保利的在手现金居首为1366亿元,但是净负债率略高为59.64%,这三者的安全系数相对更高一些。

再看绿城,其在手现金668亿元,净负债率较去年底提升7.3个百分点,为63.9%,不仅如此,绿城的净负债率在近年呈现上涨态势,这点是需要警惕的。同时,招商在上半年末的净负债率为66.42%,在5家房企中属于最高。

不过,这五家房企毕竟是头部房企,相关指标都符合“三道红线”的“绿档”要求。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发展至今,“规模为王”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从多指标考量,这五家房企,谁未来更具有发展优势?

综合来看,保利是“规模之王”但是也有利润的“烦恼”;华润是“多面手”,一手开发、一手收租,能赚钱,财务也稳健;中海稳扎稳打,不断聚焦高端产品线;而绿城、招商还需要加快追赶步伐。

你更看好哪家房企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徐倩

制图 卢子雄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