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季度业绩大跌之后,调味品企业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味食品”)半年报继续遭遇业绩下滑。


天味食品日前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业绩承压态势持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国内调味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增长红利逐渐收窄等因素影响,天味食品营收增速放缓的问题已逐步凸显,寻求新增长曲线成为关键议题。


在此背景下,天味食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国际化布局动作明显。就在半年报发布前一周,公司披露,正筹划港股上市。


对于这一举措,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天味食品面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营收增长乏力的双重挑战,港股上市能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对接海外产业链资源。


半年报业绩近4年最差


天味食品总部位于四川成都,由“60后”四川人邓文创立,是川系调味品企业。成立以来,天味食品一直专注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旗下包括“好人家”“大红袍”“天车”等。该公司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日前,天味食品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3.91亿元,同比下滑5.24%;实现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滑23.01%。此次营收与净利双降的表现,创下该公司近4年上半年业绩最差纪录。


从主要产品销售数据来看,天味食品核心品类表现分化明显。其营收支柱火锅调味料表现不佳,上半年实现收入4.28亿元,同比下滑12.85%;香肠腊肉调料品类下滑更为显著,收入仅1362.07万元,同比降幅达59.31%。菜谱式调料上半年实现营收8.96亿元,但也仅同比微增1.06%。


核心产品增长乏力


天味食品业绩承压其实已有端倪。2022年-2024年,其业绩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分别实现26.91亿元、31.49亿元、34.7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2.84%、17.02%、10.4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2亿元、4.57亿元、6.2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5.11%、33.65%、36.77%。


作为核心品类的火锅底料,更是从2022年起陷入增长疲软的困境。2022年-2024年,天味食品的火锅底料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98亿元、12.22亿元、12.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92%、1.97%、3.53%。


同时,天味食品还面临复合调味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市场机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达2301亿元,预计2027年的市场规模达到33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高于调味品整个行业的增速。在此背景下,国内复合调味品市场的火热吸引众多新入局者,海天味业2020年推出“火锅@ME”系列火锅底料;涪陵榨菜2024年通过收购味滋美进入复合调味品赛道。


天味食品坦言,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潜力不断吸引新企业进入,原有企业也可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加剧市场竞争。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公司不能尽快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管理优化升级、品牌影响力扩大等方式,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优势,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受到竞争者的侵蚀,存在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面对双重压力,天味食品积极探索破局路径,通过并购整合与产品创新双向发力,谋求多元化发展。2023年-2024年,公司先后收购食萃食品、加点滋味等调味品企业股份,逐步完善产品矩阵。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天味食品新增控股子公司加点滋味,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净利润708.11万元;食萃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0.52%,实现净利润266.48万元,同比增长30.88%。与天味食品本身相比,这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相差甚远。


筹划港股上市


面对国内市场业绩承压的挑战,天味食品将目光投向海外,而筹划港股上市成为其国际化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近期,天味食品披露,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布局规划,提升品牌国际化认知与影响力,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平台,优化资本结构,助力公司长远发展,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此前,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已在港股上市,和海天味业一样,天味食品表示此举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为公司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迅速切入潜在市场、推出新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致力于打造全球消费者首选的餐桌美味品牌,用领先的科技、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天味食品方面表示。


对于海外市场的潜力,天味食品在2024年年报中透露,为突破增长瓶颈,众多调味品企业已开启海外布局,而新兴市场凭借强劲内需与人口红利,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核心发力点。国内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加之中餐食材与调味品供应链的成熟,为企业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在2025年半年报中,天味食品披露了其国际化布局进展,称已启动BRCGS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从制度、流程、标准三大维度推进系统升级,全面对标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旨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管控能力。


对于天味食品此次赴港上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指出,当前天味食品面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营收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而H股上市将为其带来多重价值:一方面,可引入国际资本,募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渠道拓展与品牌推广,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港股市场对成长型、国际化潜力企业的估值更具弹性,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水平,为后续并购、研发与全球化布局提供资本支撑。


“天味食品在H股上市,有助于提升天味食品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知度。中国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中西交汇的枢纽,是国际投资者了解中国企业的‘窗口’。成功登陆港交所,不仅意味着企业治理、财务透明度达到国际标准,更能借助资本市场的背书效应,增强海外消费者、经销商及合作伙伴的信任。尤其对于正在拓展美国、欧洲、澳洲等市场的天味食品而言,港股上市是一次高规格的‘品牌出海’战略升级。”江瀚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筹划港股上市前,天味食品就曾试图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2022年12月,天味食品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海外新建或投资合资工厂、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等,并于2023年1月、2月先后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及瑞交所的附条件批准,但在2023年9月,天味食品主动终止此次GDR发行计划。


对此,江瀚认为,构建“A+H”双资本平台,比此前的瑞士GDR计划更有助于推动国际化战略系统化落地。核心原因在于,港股市场更贴近华人市场与亚洲消费圈,便于吸引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投资者与战略伙伴;同时,借助港股平台,企业可更灵活地实施股权激励、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未来甚至可通过港股再融资并购海外本土品牌,实现本地化运营与渠道整合。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