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紫燕食品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实现净利润1.05亿元。报告期内,紫燕食品加大研发投入,以茶卤系列、荣昌卤鹅等新品拓宽产品矩阵,同时不断延伸卤味边界,在国内以“大学城+大厂食堂”双场景精准切入年轻消费群体,在国外开启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多元布局,为长远发展打开增长极。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5年半年报显示,紫燕食品现金流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3亿元,同比增长28.7%;营业成本为11.45亿元,同比下降8.46%。


成本的有效控制,得益于紫燕食品稳定的供应链能力。长期业务合作过程中,紫燕食品已与温氏股份、新希望、中粮集团等一批大型供应商就整鸡、牛肉、鸭副产品等主要原材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针对有特殊采购需求的非大宗商品,通过签署协议锁定优质供应商的产能资源及产品价格。同时,紫燕食品通过在山东济南、湖北武汉、江苏连云港、安徽宁国和重庆设立5大生产基地,形成以最优冷链配送距离作为辐射半径、快捷供应、最大化保鲜的全方位供应链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前一天下单、当天生产、当日或次日配送到店的要求,保证新鲜度,也可以降低成本。


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佐餐卤制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以较快速度增长,由2018年的149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34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预计未来佐餐卤制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以较高速度增长,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34.1亿元。


紫燕食品认为,未来竞争中,年轻群体将逐渐成为佐餐卤制食品的消费主力,对佐餐卤制食品健康化、口味多样化要求提高,对企业的生产工艺、供应链能力也将提出更高要求,行业龙头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抓住发展契机,紫燕食品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研发能力。2025年2月,紫燕食品创新研究院完成战略升级,明确“研销一体”中枢,实现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属地化创新方面,基于市场趋势与消费者反馈,该研究院紧扣时令、消费习惯与区域特色,每月推出新品并覆盖全国网点,构建“佐餐为主、休闲为辅”的美食生态圈。


2025年上半年,紫燕食品研发投入达781.79万元,同比增长15.54%,不仅通过结合茶文化推出茶卤系列等新品,旗下工厂也被重庆市荣昌区政府同意使用“荣昌卤鹅”名称,卤味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宽。


海外业务进入北美市场


产品端推新之际,紫燕食品在渠道端不断深化年轻客群战略布局,以“大学城+大厂食堂”双场景为突破口,制定精准渠道拓展方案:一方面,通过执行“大学城战略”,将部分门店选址聚焦在学生高频消费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渗透年轻市场,构建高校市场优势;另一方面,打造“大厂食堂”场景,入驻多地互联网、高新企业食堂,通过数据化运营优化产品组合,实现单店效能最大化。下一步,紫燕食品计划将相关模式复制至全国科技园区、工业园及大型企业食堂,打造“职场餐饮”标杆。


紫燕食品指出,新门店开设和销售区域开拓仍是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现阶段公司国内业务以华东、华中、西南为主,区域集中度较高,未来还会向其他区域市场进一步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紫燕食品海外业务年内成长迅速。继2024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2家紫燕百味鸡海外店后,2025年,紫燕食品以华人商超渗透与直营门店组合的方式进入北美市场——3月,产品进驻美国大华连锁超市,依托其全美11个州64家门店的网络,触达百万华人消费群体;4月,在美国纽约先后开设紫燕百味鸡法拉盛店与曼哈顿店。下半年,紫燕食品计划在美国纽约、新泽西及澳大利亚墨尔本三地陆续增设多家直营门店,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多元布局。


与此同时,紫燕食品于4月宣布投资建设尼泊尔生产加工基地。在紫燕食品看来,该海外生产加工基地预计未来将成为公司国际化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并为应对贸易壁垒、保障全球化市场稳定供应提供可持续的原料支持。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