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进入2025年,A股震荡上行,不少机构喊出了“牛市”的口号。


4月初,上证指数触及3040.69的年内低点后便一路向上,并于7月10日站上3500点,此后于7月24冲破3600点,8月14日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


A股持续飘红,增量资金跑步入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年内ETF净流入额达3774.6亿元。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结构性分化较为显著,一些板块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科技与成长板块中的半导体、TMT等市盈率分位在80%以上。


“牛市”呼声再现,后市怎么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在本轮行情中淘金?多家基金公司给出了最新预判。


政策呵护、流动性充裕等呵护今年以来沪深涨超9%


近期,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走出了令投资者欣喜的行情。


8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关口,创下2021年12月以来新高。虽然随后指数冲高回落,但A股成交持续放量,达到2.31万亿元,为年内新高。


截至8月14日收盘,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9.39%、9.96%、15.32%。港股涨幅更为强劲,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实现两位数的涨幅,分别为27.22%、24.8%。


对于股市强劲走势,万家基金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包括“国家队”呵护、流动性充裕、产业突破层出不穷以及政策持续发力等。


“四月份美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央汇金等长线资金及时出手托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极大提振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同时,经过降息降准,今年以来国内的流动性环境一直较为充裕,对实体经济和股市形成有力支撑。”万家基金称,此外,年初DeepSeek、机器人的火爆等,增强了投资者对我国科技与军事实力的信心。消费补贴、生育补贴等重大基建项目以及“反内卷”政策定调,不仅促进经济复苏,也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社会公平与效率。


方正富邦基金认为,无论从数据还是市场情绪来看,A股近期正在释放多重积极信号。近期,中央财政对个人消费贷款(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给予1%的年贴息,直接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刺激大宗消费需求。同时,随着“反内卷”扩散至各行各业,有望促使价格低位温和回升。长期来看,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地方补助依赖度、调节上下游关系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结构性分化机器人、军工等估值已过高


大多机构对A股行情乐观的同时,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结构性分化较为显著,一些板块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


中欧基金8月13日称,Wind全A市盈率(TTM)当前为21倍,距离2021年初高点(24倍)尚有约13%空间,尚未触及历史顶部,但局部估值处于高位,部分板块分位已超过90%。比如,科技与成长板块中的半导体、TMT等市盈率分位在80%以上(中证1000指数创出新高),主要由于盈利改善预期支撑估值。顺周期板块中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周期风格估值分位约60%-70%,主要由于供需改善预期。医药、消费等分位低于40%,显示结构性分化仍较为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上证指数估值已处于过高区间,8月14日的市盈率(PE)约为15.78,仅低于过去5年6.52%的时间。深证成指估值也处于偏高水平,8月14日市盈率(PE)为27.66,低于过去5年28.2%的时间。创业板指目前估值仍适中,8月14日市盈率(PE)为35.39,这一数字比过去5年53.51%的时间低。


从行业主题指数来看,港股通、通信设备主题、中证机床、机器人、中证电信、中证军工、中证半导、科创机械、国证军工、国证航天等行业主题指数目前估值也已处于过高区间。不过,中证消费、中证白酒、港股创新药、国证食品、港股通科技等行业主题指数目前估值仍处于过低水平。


ETF年内吸金3000多亿新质生产力及消费仍被看好


今年股市持续上扬,吸引了不少增量资金入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年内ETF净流入额达3774.6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安黄金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等产品年初以来净流入额均为百亿元级别。


股市“牛”势能否持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当前时点又该如何配置?


中欧基金认为,在行情发展的过程中,股息率稳定的红利股以及科技板块中更加细分的科技成长,两者组成的细化杠铃策略具有一定抗震荡属性。偏内需的金融周期在流动性充裕时存在更好的基本面稳定性,以及具有一定政策持续扶持带来的板块正向预期。在维持对低波动资产的持仓同时,可关注高成长题材在市场上行过程中的再配置机会。


万家基金则认为,工业有色金属、航天军工及港股科技三大方向值得关注。主要因为包括国内“反内卷”政策约束供给+全球财政扩张周期带来旺盛需求+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起,工业有色金属涨价行情仍可期待;军工贸易出口规模打开,提升军工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港股科技龙头近期走势相对于A股有补涨空间,有望直接受益于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等。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乔培涛认为,驱动本轮行情持续上行的部分原因在于杠杆资金涌入,股市流动性维持充裕,资金做多热情推动市场逐步向上。“展望下半年乃至明年,我们保持乐观。尽管宏观压力犹存,但投资上仍有清晰着力点,核心方向不变,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出海、性价比消费这三条主线。”


乔培涛表示,从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到马拉松、世界机器人大会,其变革性应用前景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皆是其具体落地的缩影。尽管“爆款”应用尚待破茧,但AI对生产生活的深度渗透已不可逆转,未来投资与研究的主战场,大概率会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牛市最大风险在于提前减仓导致的踏空。海外经验表明,伴随市场成熟化,择时策略有效性持续弱化。因此,建议当前阶段最好坚守高仓位配置,考虑到市场在牛市孕育期可能“进二退一”,因此,指数调整往往是良好的加仓契机。


“投资策略上,主线继续看好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优选中报增长逻辑兑现良好、技术调整较为充分的个股进行中长期持有。历史经验表明,牛市早期主线很多都成长为全程主线,因此建议长期持有等待上涨。轮动机会上,持续跟踪关注‘反内卷’政策实际落地情况,重点布局工信部点名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电子等十大行业。”武泽伟称。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提示股市短期波动风险,近期一些板块的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放大市场波动,可以适当配置一些高股息的稳健资产,更好地稳定投资组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