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房贷返现”的乱象,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公告叫停房贷“返点”行为。

近日,宁波、宁夏两地银行业协会发布公告,要求各自辖区内银行机构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且均将矛头指向房贷“返佣”“返点”乱象。此前,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也发文叫停房贷“返佣”等行为。

那么,房贷“返点”为何重出江湖?购房者需要识别哪些风险?

多地叫停房贷“返点”

所谓房贷“返点”,是指商业银行为了争抢房贷业务市场份额(尤其是二手房贷款),而向提供房贷业务的相关中介机构(如:房产中介、按揭中介、房地产担保公司)提供的一种佣金。房贷返点的比例各家商业银行以及各个不同地区均有差别,从贷款额的0.1%甚至一度高达2%以上。

近两年,房贷“返现”现象有抬头趋势。去年就曾爆出有上海购房者做二手房按揭业务,商贷返点折现了5克金条。针对此类现象,去年8月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的通知,叫停房贷“返点”。

8月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咨询了上海链家中介,其表示:“我们没有房贷返点。”

但是,记者以“房贷返点”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却发现有不少“房贷返点”的广告。记者联系到一家沪上中介机构,其表示:“四大行少一些,地方银行、股份制银行返点会相对高点,100万房贷大概可以返6000元。”

针对“房贷返点”近期又有所抬头的现象,7月29日,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称,近期召开《宁波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下称“《公约》”)推进会,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其中,重点对银行机构与房地产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的返佣乱象进行整治。该协会表示,《公约》将由银行机构签署后生效,正式叫停任何形式的“返点”行为,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贡献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行业协会称,针对个人住房贷款领域“返佣”乱象,协会主动出击,组织会员单位及房屋中介机构开展交流,剖析返佣成因、危害及治理路径,并将“全面启动公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通过成立检查组现场督查,督促问题整改,增强会员单位执行自觉性,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此外,近期广东多地银行业行业协会相继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落实反“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其中,也将“高息揽储”“贷款返现”列入负面清单。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就已印发《关于规范做好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维护市场秩序的自律共识的通知》,直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争取房贷业务资源向房贷中介支付高“返点”费用,引发银行间恶性竞争的问题。

“返点”乱象为何再现?


时隔多年,为何房贷返点乱象再次“抬头”?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返点”本质上可以视为一种佣金,即银行为了争抢房贷业务市场份额,向提供房贷业务的相关中介机构支付费用,这个费用本身和房贷金额有一定比例关系。


张波分析表示:“房贷返点现象的出现,本质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上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减少,导致房贷规模不断缩减;二是贷款利率不断下行,银行业净息差不断走低并伴随放贷压力增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表示:“房贷业务是银行重要的零售业务板块,也是重要的信贷投放领域,稳定的还款来源和相对较低的风险使其成为银行眼中的‘香饽饽’。为吸引更多客户办理房贷,一些银行会通过返点的方式降低客户的实际贷款成本,从而在业务竞争中占据优势。最近两年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和房贷投放相关。”

“房贷‘返点’往往以各种隐蔽的方式进行,如通过第三方机构转账、以咨询费、服务费等名义支付返点费用,增加了监管部门发现的难度。银行和中介之间也会达成默契,对返点行为进行保密,使得监管部门难以获取直接的证据。”严跃进如是说。

张波表示:“对于购房者来说,房贷‘返点’就像中介返佣一样,属于灰色地带,并不会公开地写入合同中,所以是有一定风险的。”

而对于银行来说,房贷“返现”同样具有风险。严跃进分析表示:“房贷返点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一些银行为了追求业务规模,不惜提高返点比例,降低了贷款的准入门槛,增加了不良贷款的风险。同时,返点行为也会影响银行的利润空间,长期来看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房贷返点违反了相关金融监管规定,银行参与返点活动可能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一旦被发现,银行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还会损害其声誉和形象,影响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