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反内卷”政策号角吹响,带动部分商品价格的显著上行,牵动市场预期。
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从行业层面看,近期汽车、煤炭、光伏、钢铁等行业均已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反内卷”行动。政策和行业层面共同发力,市场价格反映明显。
从政策视角来看,“反内卷”既是供给端政策,也是需求端政策,是短期内稳定物价水平的必要措施。价格改善将是国内经济基本面能否迎来拐点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反内卷”政策能否推动物价持续合理回升,一时间成为市场上关注的热门话题。
“‘反内卷’对物价的影响更多是缓解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但不大可能推动整体物价水平较快上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中央有关会议要求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这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预计下半年物价会保持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反内卷”持续发力 市场对价格合理回升预期升温
当前市场对“反内卷”政策驱动商品价格回升抱有较高期待,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对于价格的预期似已开始升温。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距现行法律施行已相隔27年。
此次修正草案起草说明中明确提出,一些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问题凸显,对价格调控监管提出新要求。将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包括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反内卷”的价格治理,可能有三个目标,一是短期治理“价格战”,二是中期去产能,即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促进供需平衡,包括关停限产式去产能和引导式去产能两种;三是长期推动价格特别是PPI持续回升。
“反内卷”有利于PPI改善,国内有望走出低物价状态
工业商品是本轮“反内卷”政策发力的主战场。近期国内主导的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冲,以焦煤、螺纹钢、多晶硅、碳酸锂为代表的各类反内卷行业相关商品价格已经开启一轮强势上涨周期,预计伴随后续“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进,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涨动能具有一定持续性。
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回升,直接有利于PPI的改善,未来若有需求端扩张政策配合,国内有望走出低物价状态。
华西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孙付认为,本轮“反内卷”对于PPI的影响主要影响在燃料动力类中的煤炭、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建筑建材和化工原料领域。
孙付预计,“反内卷”提升今年下半年PPI约1.6个百分点,提升全年PPI约0.5个百分点。但当前PPI向CPI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此次煤炭、玻璃、光伏、钢铁等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的品类,较难直接对CPI产生影响。预计今年“反内卷”政策对CPI的影响幅度可能相对有限。
在王青看来,后续“反内卷”政策会对重点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有较强遏制作用,短期内重点商品价格或还有一定上行空间。不过,“反内卷”政策能否推动下半年PPI同比转正,CPI摆脱低通胀状态,关键还在于消费能否有效提振。
王青表示,“反内卷”政策有助于对冲下半年我国出口商品可能面临的新的下行压力,接下来国内物价能否回归温和增长态势,将主要取决于以促消费为核心的大力提振内需政策是否明显见效,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能否持续性止跌回稳。
德邦证券宏观经济团队指出,“低通胀”仍将是经济的中期挑战,未来重点关注政策效果和核心CPI的修复进程。走出“低通胀”环境,要进一步实施扩内需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和消费的支持力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