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北京,中外客商在第三届链博会上洽谈。图/ic


文|蔡嘉瑶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2025年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在北京举行。本届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较上届(32%)进一步提升。


在开幕式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AI正如同基础设施般重塑供应链,将彻底改变生产与物流方式。” 全球供应链指数发布会上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显示,2018至2024年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链博会发布了“北京倡议”,明确提出“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为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维护供应链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这些信号充分表明,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智能革命。


全球制造业供应数智化发展迎来“中国时刻”


第三届链博会于2025年7月16日-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涵盖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六大展区,有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占比超65%,全球顶尖企业集聚北京,展示代表行业未来趋势的产品与技术。链博会展示出全球数字科技的巨大进步,AI技术不仅融入了智能手机、AI PC、AI眼镜、智能汽车、智能农机等终端上,同时不断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工厂。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碳捕集与封存、智能电网等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推动全球供应链进入数智化发展新阶段。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至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3.3万台增至55.64万台,10年增长超15倍。正如黄仁勋在开幕式上提到“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并屡次夸赞中国的供应链堪称“奇迹”。本届链博会上,宇树、银河通用G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加速进化的T1以及智平方的Alpha Bot2等多个国产机器人“明星”登台亮相。此外,智能汽车链展区的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小鹏汽车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以及先进制造链展区的中车高速轨道交通装备系统沙盘,展现了中国数智产供链布局完备、技术先进,对全球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的迭代下,有望与全球产业链进一步深度交融。


“北京倡议”探讨全球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新范式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智能革命。链博会上,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倡导全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构供应链体系,建立更加高效、透明、协同的全球供应链新范式。


北京倡议提出的数智供应链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赋能,运用AI、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供应链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二是生态共建,通过领军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生态,携手应对风险挑战;三是标准协同,号召各国协调研制推广数字化供应链重点领域国际标准,推动国际标准互联互通,弥合数字鸿沟。这为全球供应链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即以技术创新驱动供应链变革,以开放合作应对风险挑战,最终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全球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当前,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已远超单一行业范畴,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必争之地。随着AI、量子计算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以及全球经济格局、地缘政治和市场需求变化多重因素交织,要把握全球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面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智能革命的历史机遇,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统筹发展与安全,把握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主动。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做好国家战略引领与顶层设计,围绕新材料、高端芯片与基础软硬件系统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突破。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三是深化开放合作,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吸引全球资本投资和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四是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完备的人工智能人才体系,面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多层次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