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18日,在第三届链博会上,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联合发布《海事仲裁护航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将海事仲裁与全球供应链发展联系起来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旨在推动海事仲裁在服务全球供应链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供应链始于海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海运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石,承载着全球90%以上的贸易量,是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但近年来,海事领域普遍存在的航程延长、保险费率飙升、交易价格上涨等问题,间接引发了各类国际海事争议。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经济波动以及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正深刻改变全球海运,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运转形成挑战,给诸多链上企业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全球海运面临挑战的当下,海事争议不可避免地多点频发。
据了解,海事仲裁作为国际航运界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的争议解决方式,以其专业性、高效性、灵活性、保密性,以及裁决具有国际可执行性等独特优势,公平高效解决海事海商争议,切实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通过发挥物流疏畅、资金维稳、信息保护、人员聚合四方面作用,疏导和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运转,为链上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保驾护航。
对于中国海事仲裁护航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报告建议,要重视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海事仲裁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作用;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海事仲裁高质量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助力我国海事仲裁竞争力提升;借鉴境外临时仲裁经验,推动我国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大力推进我国海事仲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仲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海事仲裁治理。
编辑 姜樊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