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概括今年4月份国内经济运行的特点。
4月份尽管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加大,但经济复苏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今年以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力实施,扩大了市场需求,带动了企业生产,支持了创新发展,提振了市场信心,效果持续显现。
付凌晖指出,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5月7日,央行等部门集中宣布了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5月12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外部压力有所减弱。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加大国内宏观政策的力度提振内需,依旧是影响未来国内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
东方金诚宏观经济研究团队表示,4月国内宏观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背后主要是今年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实施一个上调、两个增加,即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及增加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包括“两新”、“两重”等在内的稳增长政策效应在促消费、扩投资方面持续体现。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倾向于认为,未来仍有较多不确定性,提振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仍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根本之道。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工业生产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有宏观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两重”建设、“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的拉动,也有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创新发展动能增强的影响。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付凌晖表示,从未来看,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各项支持工业发展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增长较快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24%。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
付凌晖指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市场销售延续回升态势,但消费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下阶段,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推动投资效果不断显现。其中投资保持总体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势较好,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
付凌晖认为,从下阶段来看,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一是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广阔,二是重大区域战略引领带动,三是社会民生领域还有较大投资需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编辑 朱玥怡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