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威生物”)近日发布公告称,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迈威生物正值冲刺港股上市的关键期,业绩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董事长又遭立案调查,这无疑给公司上市之路增添变数。
董事长去年领薪超270万
公告显示,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立案。
对此,迈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资料显示,刘大涛于1972年4月出生,药物化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早在2017年,刘大涛就担任迈威生物前身迈威有限的总裁;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刘大涛任迈威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起,刘大涛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前,刘大涛先后在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研究所、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等任职。
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刘大涛目前持公司股票1510万股,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70.47万元。
上市以来持续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迈威生物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相关和年龄相关疾病领域,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抗体和重组蛋白类药物。
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迈威生物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2年-2024年,迈威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7.59亿元和8.36亿元、7.83亿元,而同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28亿元和1.28亿元、1.998亿元,研发投入远高于公司营业收入。
生物制药行业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这一过程耗资巨大,即使销售表现良好也难以立即弥补前期的巨大开支。自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以来,迈威生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4年,迈威生物净亏损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2024年,迈威生物营收同比增长56.28%,净亏损略有收窄。对此,迈威生物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药品迈利舒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同时药品迈卫健于2024年3月获批上市,报告期比上年同期药品销售收入增加,报告期内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45亿元。
截至2024年末,迈威生物核心管线拥有在研品种13个,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准备等业务的开展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进入2025年,迈威生物仍然亏损,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迈威生物正值冲刺港股上市的关键期。2024年12月16日,迈威生物公告,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彼时,迈威生物称,此次筹划赴港上市,预计将募集资金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为其未来的扩张和研发投入提供资金支持。推进骨健康创新药项目,则是为了拓展可持续可复制的快速商业化新路。
在此节点,董事长遭立案调查,无疑给公司的港股上市之路蒙上一层阴影。迈威生物在向媒体回应时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立案事件对公司港股上市计划不会有任何影响。
目前,董事长在配合调查过程中,是否有初步的调查进展反馈?公司内部是否已成立专项小组跟进此次事件,以确保调查过程中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处理?从市场角度来看,监管审查可能会因该事件变得更为严格,公司是否已针对可能出现的更严格审查做了相应准备?长期研发投入远高于营业收入,面对这样的财务状况,如何确保资金链的稳定以支撑后续研发与运营?5月13日,新京报记者针对上述问题向迈威生物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