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A股主要指数高开回落,创业板指开盘一度涨近1.3%,截至收盘,沪指涨幅收窄至0.17%,报3374.87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微跌。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以来的震荡调整格局已经出现积极变化,尤其是五一假期后,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下,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数据显示,节后至今三大股指普涨,其中,创业板指以逾6%的涨幅领跑,深证成指和上证指数分别涨超4%和2%。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显著升温。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的调研力度都保持强劲势头,4月调研环比增幅超过100%。
公募基金单周调研超千次 机构热衷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
机构调研热情持续活跃。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4月期间,195家公募基金参与到A股市场调研,覆盖到电子元件、通信设备等上百个wind行业中的975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1.28万次,环比上月翻倍增长。
五一节后首周,共有144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到A股上市公司调研,依旧维持了单周调研超千次的强劲势头。
私募机构方面,贝壳财经记者据私募排排网获悉,4月共有1189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27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639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7647次,较3月的3513次实现117.68%的环比大幅增长。
从调研行业来看,公募机构热衷调研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4月期间,立讯精密以99次调研高居榜首,吸引了包括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机构参与。同属电子元件行业的沪电股份也获得76次调研,跻身榜单前三,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均对其展开深入调研。
与此同时,医药生物行业成为公募机构的另一大关注焦点,在前十名中占据两席。其中,爱博医疗、华东医药、迈威生物-U受到较多关注,受到公募基金公司调研次数超过50次,显示出市场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板块的持续看好。
私募基金同样高度青睐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数据显示,调研热度排名前十的行业均获得不少于190次调研,其中电子行业以绝对优势领跑,调研频次高达1535次,覆盖85只个股。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虽然调研个股数更多有93只,但调研频次略低,有1284次。
在私募调研个股前十榜单中,电子行业个股占据半壁江山。立讯精密和澜起科技分别以186次和109次的调研频次位居前二,显著领先其他个股。此外,水晶光电、安克创新和中科飞测等电子行业个股也跻身前十,分别获得88次、73次和65次调研。医药生物行业中,华东医药和开立医疗双双入围前十榜单,分别获得68次和64次调研。
热议后续市场走势 业内:A股市场风险偏好将迎来提振
“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和信心。”南方基金指出,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估值性价比较高,具备估值修复动能。中期来看A股估值扩张的主要约束因素是盈利增速。
方正富邦基金权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乔培涛认为,从4月10日以来,全球市场就开始交易纠偏。“外部因素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中国制造竞争力够强;内部解决好低通胀的问题才是市场定价的关键。短期政策基调也已经在4月底明确,后续渐进式发力,市场或迎来短期预期修复和风险情绪提升的过程。”
具体板块方面,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则认为,前期受影响回调较大的板块行情有望回暖,主要涉及电子板块,IT服务、软件开发等计算机板块,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机械设备板块,家电、纺织制造等出海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板块。
此外,鹏华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羽翔认为,全球贸易摩擦扰动背景下,内需消费的战略价值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谈及消费市场的投资机遇时,张羽翔建议关注两大主线:一是政策持续加码的以旧换新、县域消费等领域;二是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