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净利润下降69.24%,2025年一季度亏损7330.36万元,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润乳业”)近期发布的两份财务报告显示,其业绩表现创下近10年新低。


近年来,天润乳业在“用新疆资源,做全国市场”战略下,成为疆内乳业第一品牌,疆外市场拓展成为其保持业绩增长的关键。2022年起,天润乳业投资动作频频,先是针对华北市场在山东设立子公司天润齐源,后瞄准成人奶粉领域将新农乳业纳入麾下,20万吨乳制品加工募资项目也箭在弦上。然而伴随行业下行,并购带来的牛只增量为天润乳业利润下滑埋下伏笔,原计划重启的新农乳业两座牧场建设项目也被计提减值准备。


业内分析认为,天润乳业的主要问题在于投资时机不对,忽略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的下行环境。天润乳业眼下最好的做法是立足新疆奶源优势,打造自己的产品矩阵和产业体系。


净利润大幅下滑


2025年一季度,天润乳业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7330.36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1713.36%。分产品看,天润乳业一季度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畜牧业产品营收分别为3.47亿元、2.39亿元、1731.95万元,分别同比减少约4.37%、0.64%、44.28%。


天润乳业在财报中称,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低生产价值牛只淘汰力度,以及根据市场价格计提奶粉存货减值准备所致。


2025年一季度,奶牛养殖与乳制品行业在产能优化与生鲜乳价格低迷中继续调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数据,一季度全国牛存栏同比下降3.5%,牛奶产量同比增长1.7%,活牛价格下降14%;3月第四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同比下跌12.3%。2025年1月-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6.3%,“预计短期内行业仍面临挑战”。


“面对奶源阶段性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公司一方面加大低产牛只淘汰力度,进一步优化核心种群,减少富余奶源喷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销售新渠道,提升产品销售能力。”天润乳业董事长刘让5月6日回复投资者称。


与2025年一季报相比,天润乳业2024年年报数据同样糟糕。该报告期内,天润乳业营收为28.04亿元,同比增长3.33%;净利润为4365.94万元,同比下降69.26%,为近10年来最差表现。其中,常温乳制品营收14.99亿元,同比下降2.03%;低温乳制品、畜牧业产品营收均有所增长,但畜牧业产品毛利率减少33.12个百分点,营业成本上升五成。


根据天润乳业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减公告,其2024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加大对低产奶牛及公牛的处置力度增加亏损;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新农乳业增加亏损。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建投”)5月7日发布“关于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之专项现场检查报告”并分析称,剔除畜牧产品销售毛利后,天润乳业主营业务毛利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31%,核心产品销售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受行业周期性奶源过剩、生鲜乳和牛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公司牛群淘汰处置形成大额处置亏损、原料大包奶粉销售亏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收购新农乳业后财务费用增加所致。


并购新农乳业拖累业绩


从2023年、2024年财务数据来看,天润乳业新购子公司阿拉尔新农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农乳业”)对其净利润影响甚大。


2023年5月,天润乳业宣布以3.26亿元从新农开发、沙河建融手中收购新农乳业100%股权,以实现疆内乳业资源整合,发挥双方在产品、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协同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期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新农乳业是一家以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为一体的企业,拥有4个规模化牧场及8900头奶牛,旗下控股子公司有4个牧场共5500头奶牛。此外,新农乳业还有液态奶加工厂和奶粉加工厂各一座,可年产常温乳制品6万吨、低温乳制品4万吨、全脂奶粉8000吨,疆外市场自2018年起以浙江为中心全面铺开。


2019年至2022年,新农乳业业绩持续增长,营收分别约为2.32亿元、2.67亿元、3.23亿元、3.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2.84万元、2653.41万元、2923.41万元、2938.59万元。


然而,合并报表后的新农乳业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新农乳业对天润乳业利润影响为-9535万元,其中,新农乳业2023年6月-12月实现利润总额-5690万元,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5689.56万元;新农乳业评估增值部分计提相应折旧摊销等,减少天润乳业利润2737万元;天润乳业因收购事项增加筹资本金6.51亿元,平均借款利率为2.84%,增加2023年6月-12月利息支出1108万元。2024年,新农乳业营收3.97亿元,亏损8136.19万元。


天润乳业完成收购新农乳业后,牧场和牛群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共有26个规模化自营养殖牧场,牛只存栏约6.48万头,为其牧业相关亏损埋下伏笔。


据上述中信建投专项现场检查报告,受生鲜乳及牛肉价格下行双重影响,天润乳业2024年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牛)和生鲜乳的销售单价均低于成本,导致形成处置亏损。其他业务毛利及毛利率大幅下滑,亦是受生鲜乳及原料奶粉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影响。


另受行业周期影响,天润乳业牧业在建项目——新农乳业兵地融合发展沙雅产业园5000头生态奶牛牧场项目、新农乳业公司托峰冰川牧业四团5000头牧场扩建项目重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原则,天润乳业2024年度全额计提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金额为1034.95万元。


天润乳业曾在2024年4月回复新京报记者称,新农乳业前期亏损主要来自库存奶粉和牛只减值。从2022年底洽谈收购开始,新农乳业一直处于过渡状态,生产、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但奶牛产奶不会等待销售,导致大量喷粉。目前天润乳业已经把新农乳业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逐步消耗库存和淘汰牛只。


疆外市场营收保持增长


疆外市场营收持续增长,是天润乳业2024年报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资料显示,天润乳业前身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疆天宏”)2001年上市,主营业务持续亏损。2013年,新疆天宏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原资产与负债全部置出,同时置入新疆天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8%股权,正式踏入乳制品行业,重组当年即实现扭亏。自2014年1月起,新疆天宏股票简称变更为天润乳业。


2015年至2019年,天润乳业收购天澳牧业100%股权,推出爱克林浓缩酸奶新品,加大奶啤饮料技术改造,同时开拓疆外市场和电商渠道,营收、净利润连续实现双位数增长。为加快市场布局,天润乳业2018年成立销售公司,渠道布局从过去的小区便利店、水果店走向广东广州及华东、华北地区的部分连锁商超。


天润乳业曾在2018年财报中称,疆外市场是其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将通过建立奶啤、爱克林和常温奶专业化销售渠道,打造差异化核心产品集群。在2021年财报中,天润乳业提出“用新疆资源,做全国市场”的战略。2022年1月,为打破公司在京津冀地区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局面,天润乳业在山东合资设立天润齐源乳品有限公司,使用“佳丽”子品牌。2023年5月,天润乳业取得新农乳业100%股权,看中后者有机认证奶源和奶粉产品。


2015年至2023年,天润乳业疆外市场营收从1.75亿元提升至12.49亿元,营收占比从约3%提升至约46%。2024年,天润乳业疆内市场营收13.59亿元,同比减少6.31%;疆外市场营收13.65亿元,同比增长9.25%,并首次超过疆内市场营收。


不过,连续投资并购并未让天润乳业停下产能扩张脚步。2023年11月,天润乳业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拟募资不超过9.9亿元,用于建设年产20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此举引来监管部门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天润乳业补充披露新农乳业和天润齐源产品信息及与此次募资项目的差异,说明本次新增产能消化措施的可行性。


天润乳业方面对此答复称,新农乳业仅有常温UHT奶(超高温灭菌乳)一项产品类型与本次募投项目相同,但受工艺限制,暂时无法生产本次募资项目规划的高品质产品。同时,如果将现有UHT产品转移至新农乳业生产,运往疆外市场的运费将平均提高约30%。天润齐源位于山东,难以使用新疆奶源,拟就近使用澳亚牧场及其他规模牧场奶源。


不过据中信建投专项现场检查报告,2024年,天润乳业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964.15万元,一方面由于使用自有资金投建年产20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导致全年利息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系收购新农乳业后,经营规模及牛群数量显著增加,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饲草料采购需求增加银行贷款融资以及完成可转债发行,导致利息费用增加所致。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天润乳业在疆内市场做法比较传统,疆外市场依靠新零售、特色门店模式发展稳健。天润乳业收购新农乳业布局奶粉业务,符合乳业全家营养、功能型产业发展方向。未来30年内,奶粉依然是功能营养原料形态的主要代表。天润乳业的主要问题是在错误时间进行收购扩张,忽略了投资环境变化。2023年收购新农乳业时,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已进入下行阶段,在此之前进行扩张的其他几家乳企已经开始业务收缩。天润乳业眼下最好的做法是立足新疆奶源这一核心优势,打造自己的产品矩阵和产业体系。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