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已有26年的斯凯奇突然宣布要私有化。
1992年成立的斯凯奇凭借差异化定价、舒适性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鞋类市场“厮杀”出来,成为全球第三大运动鞋零售商。
对于公司私有化的具体原因,斯凯奇官方并未过多解释。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斯凯奇在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中曾明确表示,美国政府最近颁布的关税政策以及税率的不可预测性,对公司的业务运营构成了重大风险。据报道,包括斯凯奇、耐克等在内的76家鞋类品牌联名致信白宫,请求豁免所谓的“对等关税”。
对于斯凯奇退市决定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斯凯奇方面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没有变动,还是以合资形式经营。
未解释私有化原因,交易预计第三季度完成
1992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的斯凯奇,较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成立时间要晚很多,但发展迅速,其于1999年上市。凭借差异化的定位,斯凯奇曾于2016年一度超过阿迪达斯成为美国排名第二的运动鞋品牌。
当地时间5月5日,斯凯奇宣布,已同意被全球投资公司3G资本收购。根据最终合并协议,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斯凯奇所有流通股,较斯凯奇近15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
据透露,上述交易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成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对于公司突然进行私有化的原因,斯凯奇官方层面并未过多解释,仅表示双方在企业长期发展愿景方面高度一致。此次交易是斯凯奇迈向全球生活方式与功能性鞋履领导者的重要转型机遇,斯凯奇管理团队将与3G资本共同引领这一战略转型。
有机构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私有化转型对斯凯奇来说是合理的决定。
因关税不确定性撤回业绩预测,曾联名致信白宫请求豁免关税
谈及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斯凯奇此前在5月2日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表示,美国政府最近颁布的关税政策以及税率的不可预测性,对公司的业务运营造成了重大风险,并可能大幅增加公司的成本,降低公司利润率。关税也可能导致公司的产品定价更高,可能会减少消费者需求,影响产品销售量。
数据显示,2024年,斯凯奇约38%的销售额贡献来自美国市场,其进口到美国的大量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而这些国家都被美国政府加征了关税。
斯凯奇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监测任何生效的关税的影响,以及其他国家可能征收的报复性关税。同时表示,公司正在与供应商谈判并调整定价策略,但无法保证这些措施会成功,也无法保证它们会抵消关税对公司业务的负面影响。
基于对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的考虑,斯凯奇在近期公布一季度财报时,撤回了今年年初发布的对2025年全年的业绩预测。
对关税担忧的不仅是斯凯奇。据报道,近日,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致信白宫,请求豁免所谓的“对等关税”,称关税政策对鞋类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据悉,这封信由76个鞋类品牌签署,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和安德玛等品牌。
信中指出,许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关税,也无法转嫁这些成本。如果不立即解除“对等关税”,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倒闭。该协会表示,许多订单已被搁置,美国消费者的鞋类库存可能很快就会不足。
中国市场营收贡献曾达20%,中国制造占比超90%
中国市场主要运动品牌业绩情况。制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2007年,斯凯奇与中国服装供应链企业联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中国业务,由此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斯凯奇一度被戏称为“美国足力健”“运动界沙县”。凭借适中的价格和舒适的穿着感,斯凯奇在中国市场也迅速收获大批消费者。除强调价格、舒适外,斯凯奇认为时尚也是其产品一大关键词,其推出的黑白色经典鞋款“熊猫鞋”,也一度风靡中国市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斯凯奇天猫旗舰店注意到,斯凯奇鞋类产品价格集中在200-800元区间,但也不乏千元左右的运动鞋,热销的运动鞋价格在200-500元左右。相比之下,耐克旗舰店的热销鞋价格在500-1000元。
另外,记者注意到,通过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斯凯奇,除产品定价走差异化路线外,市场布局也有所差异。斯凯奇在华运营过程中发现:相较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存在更多市场机会。2019年前后,其通过与宝胜、滔搏等零售商合作开设超级大店,逐步开拓三线至五线下沉市场。
凭借定价差异化以及下沉市场的布局,斯凯奇逐渐打开中国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为斯凯奇贡献了约20%的营收。截至2024年,斯凯奇在中国已开设近3500家门店。此外,斯凯奇曾对外表示,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超过90%。
本土品牌冲击之下,在华营收增幅已连续三季度下滑
然而,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自去年起出现转折。
2024年第一季度在华营收实现13.3%的同比增长后,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其在华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约3.4%。到了同年第三季度,斯凯奇在华营收同比下滑5.7%,到第四季度下滑幅度增至11.5%。2024年,中国市场营收贡献占比由2023年的15.4%降至13.6%。
程伟雄分析认为,这背后与斯凯奇的产品定价差异化以及下沉市场布局优势受到其他运动品牌的冲击有关。他指出,近年来,以耐克、阿迪为代表的国际运动品牌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下沉策略,再加上本土运动品牌361度、鸿星尔克等为代表加速低价策略夯实下沉市场,对于斯凯奇原本的中位价格策略来说无疑冲击非常大。虽然斯凯奇加速布局篮球、足球等大众运动场景,但是也无法夯实市场基本盘。
或为应对冲击,斯凯奇对旗下产品的售价进行了调整。2025年第一季度,斯凯奇批发销售量同比增长了9.1%,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1.3%;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63%,平均售价下降了0.3%。受此影响,斯凯奇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下降50个基点至52%,在华营收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同比下滑约15.9%。
作为除美国本土外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被斯凯奇看作是可持续增长目标达成的中坚力量。对于此次退市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斯凯奇方面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没有变动,还是以合资形式经营。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斯凯奇中国有限公司拥有20余家企业实际控制权,其中大多数处于存续或在业状态,包括斯凯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市斯凯奇商业有限公司、斯凯奇(太仓)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等。涉及商贸物流、供应链、企业管理等。另外,据斯凯奇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斯凯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信息,该公司拥有197家分支机构,119家已注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