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香港交易所(简称“港交所”)公布今年一季度业绩,收入和溢利(税后利润)均创历季新高。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港交所今年开局表现强劲,2025年第一季度创下集团历来最佳季度业绩。2024年下半年,全球对投资中国机遇的热情回升,并在人工智能和其他创新发展的推动下持续增强,让港交所的市场在2025年依然保持活跃。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内地投资者更积极地参与离岸市场,港交所的现货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均创下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有16个交易日成交量超过3000亿元,多只期货及期权合约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张数均创单日新高。商品市场亦稳健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LME成交量创下11年来第二高的季度水平。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市场的融资活动持续活跃,突显了香港市场的吸引力,新股市场融资额位列全球前五,并迎来自2021年4月以来融资额最大的两宗再融资发行。第二季度以来,新股上市申请数目保持稳健,共有120宗申请正在处理中,巩固了港交所作为全球领先新股集资地的地位。
港交所也在2025年大力开展多项战略举措。港交所致力于丰富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港交所也推出新产品,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流动性;港交所继续拓展认可证券交易所的范围,允许更多地区的企业来香港第二上市。
展望未来,港交所将继续善用立足中国的独特优势,扩大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提升港交所的渠道、平台及产品,确保港交所有能力抵御宏观环境波动和把握未来机遇。
港股通成交量不断上升,对港交所成交额贡献持续提升
随着内地投资者的离岸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带动港股通成交量不断上升,第一季度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1099亿港元的历季新高,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三倍多。沪深股通成交量亦录得强劲增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911亿元,同比增长44%。
方正证券研究所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近年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重要活跃资金,对港交所成交额贡献持续提升。近五年来港股通日均成交额、港股本地日均成交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10%;2024年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单边)为241亿港元,同比增长55%。
此外,境内机构投资者呈现增配港股趋势。部分硬科技、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目前仅在港股上市;且港股整体估值更低,红利资产相对A股股息率更高,机构投资者持续增配;截至2025年2月末,港股通持仓市值4.4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持仓市值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截至2024年末,境内公募基金(不包含QDII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超4900亿元人民币,占股票仓位比重7.8%,较5年前提升4.8个百分点。
上市活动和集资额延续强劲势头,或受益中概股回流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活动和集资额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强劲势头。香港位居全球五大新股市场之列,第一季度共有17家公司上市,总集资额达187亿港元,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四倍。
东吴证券研究团队指出,香港已设立海外上市企业回归的便利框架。香港正积极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发行人来香港上市,目前香港已经建立监管框架,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香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
2020、2021年曾是二次上市/双重上市高峰,预计此次中概股回流,香港仍将是首要目的地,港交所全面受益。2018年贸易战时已有不少企业通过二次/双重上市回归港股,其中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等于2018、2019年回归,而网易、京东、哔哩哔哩、百度等17家企业于2020-2021年回归,其中有不少企业已转为双重上市。
考虑到港股目前上市具备便利性框架,若此次中概股回流,预计香港仍将是首选目标。经过筛选,符合回流标准的中概股近30只,合计市值近2000亿美元,预计该部分将带来约50亿港币的日均交易额,另外若所有ADR(美国存托凭证)交易额回流预计可额外带来超100亿港币的日均交易额,约占2024年交易额的10%。此次中概股回流一方面能增加港交所上市费,另一方面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交易活跃度,港交所有望全面受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