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对水羊股份来说,是良药还是毒药?4月3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水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羊股份”) 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下滑5.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2.63%至1.1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6.74%至1.18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水羊股份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初步构建“全球新晋高奢美妆集团”标签,业务结构和销售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大了高端品牌的品牌与市场费用投入;受到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对部分品牌的投入未取得预期的转化效果,导致销售费用率增加;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及投资收益金额有所减少。
“买”出来的高端化,自有品牌营收占比38.97%
事实上,水羊股份最初是依托电商流量、凭借御泥坊踏入美妆赛道的。
官网信息显示,水羊股份的前身长沙百拍网络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同年4月御泥坊品牌诞生;2011年和2013年先后孵化出花瑶花、小迷糊等品牌;2018年该公司登陆A股,成为“中国新消费品品牌第一股”,并发布国际美妆开放平台“水羊国际”,为海外品牌提供在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水羊股份不断收购海外品牌,旨在完成高端化转型。
其中,2022年,该公司斥资超3亿元收购法国高奢护肤品牌伊菲丹(EDB),同年还取得了法国轻奢院线修护品牌PierAuge(佩尔赫乔,PA)的中国商标,并于2024年获得法国PA的完整所有权。去年10月,水羊股份宣布完成对美国奢华科学功效护肤品牌RéVive(RV)的收购。除了上述品牌,水羊股份旗下自有品牌还包括御泥坊、大水滴、小迷糊以及VAA等。
随着RV品牌的加入,水羊股份在去年10月底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公司聚焦资源在高奢品牌方面,对大众线小品牌进行了战略性收缩。“元老级”品牌御泥坊于第二季度启动线下渠道的收缩,到第三季度,绝大部分线下渠道完成收缩。数据显示,2024年,水羊股份自有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约38.97%,自有品牌毛利率为74.27%。
图/水羊股份年报截图
分产品来看,该公司水乳膏霜、面膜、品牌管理服务以及其他产品营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水乳膏霜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51亿元,同比减少4.38%,营收占比为79.1%;面膜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8%至7.3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8.33%降至17.34%;品牌管理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下滑6.1%;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则同比减少11.96%至4919.79万元。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9%,平台推广服务费达17.35亿元
面对盈利增长瓶颈,水羊股份打算继续“求解”高端化。对于接下来的经营计划,水羊股份在年报中透露,在原有多层次品牌矩阵的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聚焦资源,完善品牌结构,坚定维护高端高奢品牌资产,坚持高端化投入,提升经营质量。”
然而,对高端品牌投入的加码,也令其销售费用不断升高,并进一步拖累净利润表现。过去一年,水羊股份的销售费用为20.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58亿元增长11.89%,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高达49.07%。其中,平台推广服务费约17.35亿元,上年同期该项费用为14.8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55%至5.38亿元,仍超过同期营业收入5.19%、归母净利润4.67%的增幅。
与不断增加的销售费用相比,水羊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略显不足。尽管该公司表示,持续践行“研发赋能品牌”战略,并建立了一揽子研发创新激励制度等,但2024年水羊股份的研发费用仅同比增长7.32%至8217.55万元,约1.94%的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披露2024年年报的同时,水羊股份发布“关于作废部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根据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本激励计划”)规定,若各归属期内,水羊股份当期业绩水平未达到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的,相应归属期内,激励对象当期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
“2024年公司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亿元,剔除本激励计划考核期内因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事项产生的激励成本的影响之后的净利润为1.08亿元,未达到公司层面第二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水羊股份指出,对258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33.9053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由公司作废。
图/水羊股份公告截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阅水羊股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了解到,对于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第二个归属期需完成“2024年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第一个归属期需完成“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而该公司2023年也未达到业绩考核指标——报告期内净利润约2.94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程子姣
校对 杨利